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六旬男子颅脑底部长了一颗肿瘤 医生不开颅从鼻孔夹出脑膜瘤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说到治疗脑瘤,许多人会联想到开颅手术。近日,神经内镜全国主委洪涛教授与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魏德教授联手,在福建省立医院通过神经内镜,不开颅,借道鼻腔,夹出了一颗长在六旬男子老李颅底部的脑膜瘤。

老李反复头晕、头痛一年。他多方求诊,确诊是脑膜瘤后,却迟迟下不了做开颅手术的决心。直到他求诊于省立医院的专家,才决定接受这种经鼻腔切除脑膜瘤的微创手术。

手术耗时1个多小时,医生取出的肿瘤直径约2厘米。手术后,他不再头晕、头痛了。

“并非所有脑瘤都要开颅手术才能切除。对于长在颅底部的许多类型脑瘤,现在都能通过鼻腔取出来。相比开颅手术,这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伤害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魏德教授介绍,如果做传统的脑膜瘤切除手术,医生要打开老李的颅脑,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先破坏一些脑组织,才能取到脑膜瘤,将其摘除。而医生取道鼻腔做手术时,不需要开颅,直接从老李的一侧鼻孔,伸入一根筷子般粗细的内镜,打磨掉一些颅底的骨头,就夹出了肿瘤。从手术路径来看,由于脑组织位于肿瘤后方,其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受损。(记者 朱丹华通讯员 陈钰涛)

来源:福州晚报

相关新闻
纳米机器人将膀胱肿瘤缩小90%

据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报道,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单剂量尿素驱动的纳米机器人,成功地将小鼠膀胱肿瘤体积缩小了90%。   虽然目前直接将药物施用到膀胱的治疗方法显示出良好的生存率,但其治疗效率仍然很低。一种有前途的替代方案是使用能将治疗剂直接递送至肿瘤的纳米颗粒,特别是能在人体内自我推进的纳米颗粒(纳米机器人)。   新...

有一种病披着肿瘤的外衣 肝肿误作肝癌差点开刀治疗

有一种病,貌似肿瘤,却不是肿瘤。福州的张先生就因为这怪病,查出肝区有占位,险些做了肝脏外科手术。所幸,临近手术时,他到福州市第一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这才确诊自己患上了近些年才步入大众视野的“新疾病”——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这种病不是癌症。 数次检查显示 像是晚期肝癌 张先生今年50岁,最初他因为肝区疼痛上医院检查,CT检查发现肝区存在明...

相差近6倍!女子血压如坐过山车

台海网12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刘云芳)只因肾上腺长了颗肿瘤,血压顷刻间波动竟然相差近6倍,导致多器官功能严重受损,生命危在旦夕。近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急诊科接诊了一例罕见的嗜铬细胞瘤危象病例。团队成功实施肾上腺动脉栓塞术抢救该高危重症患者,为国内外少见。 血压骤升骤降 多器官功能严重受损   凌晨2点...

男子全身骨痛 原来脚底有“鬼”

近半年来,龙岩的吴先生饱受骨痛折磨,只能靠止痛药度日。近日,他来榕求医,经过福建省首台PET/MR一体机检查,隐藏在他脚底的“元凶”被揪出。 吴先生51岁。半个多月前,忍受不了疼痛折磨的他到龙岩当地医院看病。各项检查显示,他的血磷指标很低,而且双侧肋骨、胸椎、双侧耻骨等全身多处骨折,被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低磷血症”。经消炎止痛、补钙等...

罕见“镜面人”长肿瘤 医生反向精准“拆弹”

台海网11月24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你听说过“镜面人”吗?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的五脏六腑全长反了。来自南平的64岁叶阿姨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在临床上仅有百万分之一。近日,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胃肠外科医师团队打破惯性思维,成功为叶阿姨实施“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