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福州现有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15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闽剧表演。记者 陈暖 摄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8日书面听取市政府关于《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说,法规颁布实施3年来,福州市依法多措并举提升非遗影响力,全市现有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15项,市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366名。

构建非遗保护制度体系。近年来,福州市先后制定出台《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福州市寿山石雕刻技艺保护规定》《福州市脱胎漆器技艺保护规定》《福州市软木画技艺保护规定》等重要非遗项目的保护法规,并出台《福州市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若干措施》《福州市关于抢救保护软木画技艺的扶持措施》等部门规定,构建起了非遗保护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健全非遗资金投入机制。《规定》实施以来,福州市累计下达国家、省、市各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3915万元,用于传承人补助、非遗重点项目补助、非遗精品收藏、奖励、培训、特色非遗(民俗)节目演出补助等非遗传承活动;投入5700余万元,用于支持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迁址福州会堂改造建设、建设福州市非遗展示馆、修缮改造漆艺保护基地等非遗硬件设施建设;投入2630余万元,用于支持闽剧、漆艺等项目创作、展会宣传、人才培养等工作。

创新非遗保护利用方式。目前各县(市)区已实现在古厝或历史文化街区长期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并在乡镇、街区打造了20余个“非遗在社区”示范点。闽剧、福州评话、周礼佾舞等非遗项目融入街头文化艺术展演。全市已设立163家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5个非遗展示馆联盟馆,涵盖咏春拳、寿山石雕、油纸伞等数十个优秀非遗项目,构建起社会多元化立体保护格局。

持续壮大非遗传承队伍。福州市对中职学校开设的软木画、寿山石雕、闽剧表演等专业采取提前面试保送录取,对就读非遗专业学生给予免学费政策,对非遗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予以奖补,确保非遗专业招生规模。实施“专职教师+行业师傅”的“双导师制”,组建“非遗传承人+老师+学生”非遗教育师承谱系模式;建立“旅艺-创客空间”,评选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技能竞赛活动。

市政府表示,下阶段要重点联合闽江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属高校,成立福州非遗研究中心,建立较为稳定的非遗理论研究队伍;开展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人员新媒体技能和策划营销知识的培训,培育一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网红品牌;推动非遗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将咏春拳、南少林宗鹤拳等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武术、游艺融入公共体育活动。(记者 李白蕾)

相关新闻
福州儿科专家谈罕见病:多由基因缺陷导致 早诊早治是关键

瓷娃娃、熊猫宝宝、月亮的孩子,这些美丽的名字背后对应的是成骨不全症、戈谢病、白化病。它们对应共同的名字——罕见病。今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主题为“关注罕见、点亮生命之光,弱有所扶、践行人民至上”。何为罕见病?离我们有多远?2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陈瑞敏。 罕见病诊疗难用药难 罕见病指患病率特别低...

福州高新区拟增4条公交线路

记者28日获悉,福州高新区计划新增4条公交线路,目前已启动招标。 两园公交首末站—南屿公交站线路:车辆由两园公交首末站发车后,途经新南大道、智慧大道、庐隐路、江滨路、117县道、江口龙好公路、江南路、智慧大道后至南屿公交站,返程亦同。首末班时间:6时30分、19时。票价:一票一元制。 仙踪禅寺—公交大学城总站线路:车辆由仙宗禅寺站发车后,途经虎秀路、白...

福州“点对点”包车助力节后返岗复工

日前,一辆满载着务工人员的包车大巴到达福州,54名来自广西河池市的务工人员顺利返榕复工。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务工人员陆续踏上返岗旅途,福州交通运输部门全力组织开展外省务工人员返榕“点对点”运输保障工作。福州市道运中心积极组织福建光大旅游汽车有限公司、福州台江旅游汽车有限公司等多家运输企业,主动对接企业务工人员返岗需求,安排技术熟练的驾驶员、车...

春节过后,福州街头的灯笼都去哪了?最新回应→

元宵节一过,这“年”就算是过完了。大街小巷充满年味儿的大红灯笼陪伴着福州市民度过了整个春节,它们的“气氛组任务”总算圆满完成。本着“绿色、环保、回收再利用”的原则,相关施工人员正陆续拆卸街头的灯饰装置,做好灯笼的保护性拆除、转移工作。 “这灯笼挂久了,都有感情了,也不知道这些灯笼要怎么处置?希望明年还能见到它们。”市民林女士站在路边观看施工...

非遗文化在泉活态传承 少儿版“火鼎公婆”亮相踩街

少儿版“火鼎公婆”趣味十足 近日,鲤城区剑桥金色外滩幼儿园携手浮桥街道滨江社区,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泉州非遗民俗文化踩街活动。200多名儿童载歌载舞体验传统踩街文化,特别是少儿版“火鼎公婆”趣味十足,将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精彩呈现。 踩街队伍从幼儿园出发,舞龙队、欢乐大鼓队、火鼎公婆队、拍胸舞队、蟳埔簪花队……10个表演方阵依次排列,拉开了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