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闽侯尚干“排暝”习俗传承数百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尚干林氏族人抬着义姑像在全镇巡游。邓高波摄

  庄严肃穆的典礼,“朝觐”“进宝”“三献礼”;热闹喧哗的巡街游行,踩高跷、斗十番、舞狮舞龙……21日(正月十二),专属于闽侯尚干人的节日——尚干义姑文化节开幕。

  当天上午9时许,祭祀官按历史记载举行“朝觐”“进宝”“三献礼”等仪式,纪念义姑逝世715周年,传达族人对义姑“延嗣之恩”的感激之情。祭典之后,林氏族人抬着义姑像在全镇巡游,宗亲们抬着各代先祖及林氏历史名人的画像紧随其后。

  据悉,此次巡游全程5公里,参与者带来了十番音乐、踩高跷等精彩表演,吸引数万人上街观看。

  林氏义姑闺名五娘,她的故事传颂了七百余年。这位生于南宋年间的奇女子是尚干林氏第十三世孙户部尚书干官林津龙之女,在家中大部分男丁不幸溺亡时,她不惜封锁妆台、终身不嫁、励志治家,用一生上侍祖母、下抚孤侄,使尚干林氏的后嗣得以延续,奠定了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础,造就了林氏一门“十八状元三拜相,四千举子五封侯”的辉煌。林氏后裔感念林五娘的恩义,尊称她为“义姑”。

  据说在明成化年间,一位尚干进士通过吏部尚书将《五娘传略》转呈明宪宗。得知林五娘为了孝义终生不婚,明宪宗褒封其为“孝、义、贞、淑”俱全的贤女。

  正月十二是义姑的诞辰,为了纪念她,从这天开始到正月底,尚干的林氏族人会举行一个独特的大规模敬祖祭祀活动——“排暝”,现俗称“锅边节”。据说,林五娘治家期间倡导节俭,时常将米磨成浆,用园中种植的芹、蒜和河里摸的蚬子,做出味道可口、营养丰富的锅边糊,并送给乡亲们品尝。这让她备受赞誉,也给后辈留下了善意、和谐的美德。因此,在“排暝”期间,尚干当地林氏会依房支顺序轮流煮锅边、炸油饼,邀请街坊邻居、亲戚好友一同品尝,这一习俗已延续数百年之久。

  2019年,由“排暝”发展而来的“义姑文化节”入选闽侯县非遗保护项目。

(来源:福州晚报 记者 陈木易 通讯员 林若野 陈堡)

相关新闻
摔碗为誓 两村破除百年不通婚

两村代表在各方的见证下,共同摔碗为誓,破除陈规陋俗。 伴随着“啪”的一声,一只象征着旧习俗的宽碗被两位老人共同摔碎,现场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昨日一早,在晋江东石镇龙江寺里,白沙村和郭岑村两村的老年人协会会长共同摔碗为誓,寓示着两村150多年不通婚的习俗正式破除。 ...

青史斑斑丨节义壮山河 舍生取义的南宋名臣陈文龙

陈文龙塑像 杭州岳王庙正门。陈文龙自幼崇敬岳飞,他被俘后,要求拜谒岳王庙,哀恸欲绝,当晚气绝身亡。 春雨潇潇,杨柳依依,青山穆穆。 仲春时节,云雾笼罩中的杭州城,呈现出别样的宋韵之美,荡漾着历代先贤的忠义之风和浩然之气。 西子湖畔,北山葛岭路5号静逸别墅东侧,有座圆...

正月十二起轮流请吃锅边油饼 尚干“排暝”习俗传承数百年

最近,闽侯尚干镇林氏族人正依房支顺序轮流煮锅边、炸油饼,邀请街坊邻居、亲戚好友一同品尝,这正是当地传承数百年的“排暝(míng)”习俗。 尚干镇的“排暝”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正月底开展,传承的是义姑爱祖、爱亲、爱族的精神。 林氏义姑闺名五娘,她的故事在尚干镇传颂了七百余年。这位生于南宋年间的奇女子,在兄长、族人遭覆舟之祸,阖族几近蒙难之际,封锁...

莆田冬至习俗知多少?

台海网12月20日讯 据莆田网报道  一年一度的冬至即将到来,莆田有“冬节大如年”一说,部分学校还特地调整课业,让学生回家过节。莆田的冬至习俗有哪些?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   林成彬表示,对于冬至,莆仙人也称之为“冬节”,是源于西汉时期的叫法。莆田方言中的“冬节”很不寻常,承载着2000多年的民俗史。莆仙民间的“冬节”是按古代亚年,即...

漳州:“疍民习俗”观影分享会举行

台海网11月29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11月27日,一场别出心裁的“疍民习俗”观影分享会在漳州市区江滨公园进发宫码头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及“船底人”观看。 世居九龙江的“船底人”也称为“疍民”,一船一户,水上行走,深信船底有咒能驱除瘟恶,沿水路发展出众多船庙。历经沧桑,今九龙江面上仅留下一艘500多年历史的“进发宫”,有着“漳州最小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