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乐区文史爱好者高展澍及郑巧蓬,在福州市文保单位——长乐西关天后宫附近菜地里,发现一块青石碑刻残件。残存碑文中所含的宝贵信息,进一步充实了西关天后宫的历史。
碑刻残件。
长乐西关天后宫为土木结构,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36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悬山顶,两侧有封火墙。
西关天后宫源于“天妃行宫”。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国之后,为酬谢海神天妃保佑舟师下西洋往返平安,奏请朝廷批准在长乐南山三峰塔之东建造天妃行宫,作为下西洋舟师官校旗军祭海启航祈报天妃之所。
后来,天妃行宫周边水域逐渐被田地取代。据《长乐县志》记载,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县贺世骏以“水神面山非宜”为由,移迁西关外花眉台天后宫以祀神,原天妃行宫改建为吴航书院。
此次发现的清代捐建天后宫题名青石残碑,长宽各约60厘米,残存碑文155字,记载了当时士绅、商号捐资修建天后宫的历史。碑文辞藻华丽,用典密集,所涉史实丰富。作者将天后宫与祇园、迦兰陀精舍、双林寺、西林寺等佛家名刹作比对,突显天后“问法立成”之灵应,及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碑文中还有“檄彼北山”“新为官廨”“证立营而授绢”等语,说明天后宫的修建与当时的军营有密切的关系。从捐资题名来看,捐资者多为某号、某记,这些都是清代典型的商号名称。
碑文上的商号,与如今立在天后宫门口的嘉庆题名碑上的商号无一同名,因此判断残碑与嘉庆题名碑为不同时期。具体时间由于碑刻残缺,仍待考证。
高展澍和郑巧蓬表示,西关天后宫不但涉及郑和下西洋的久远历史,更反映了长乐自古以来官清民安、军民相亲的生活图景。新发现的这块残碑,也正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记者 徐文宇 文/摄)
来源: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