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四点半”的服务能否更丰富有趣一些?在校午托的孩子能否告别“趴睡”,实现“躺睡”?孩子长高了,课桌椅不匹配怎么办?孩子在学校吃得安全吗?……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福州市教育局将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工作作为推动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聚焦急难愁盼,当好师生“解忧人”。
福州第八中学开设作业辅导、体育、科技、艺术等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安排体锻课,内容包含跑操、跳长绳和身体素质拓展练习等。同时开设面向部分学生的特色课程,在课后活动时间,组织年级比赛活动,有平板支撑大赛、三人篮球赛、五人篮球赛、拔河比赛、旱地龙舟、万米异程接力、8字跳绳、50米迎面接力等赛事活动。面向兴趣特长学生开设竞技类课程,在课后服务时间以及周末节假日课余时间组织田径队、篮球队、游泳队、围棋、象棋和乒乓球队专项训练。此外,学校为更好满足体育薄弱生的需要,针对初三年级体育薄弱生进行小范围的强化锻炼。
“你们看,这是我们课程新引进的水培装置,我们可以把收集的雨水放入水培箱,进行植物栽培,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还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进行植物种植。”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六年一班的康亦墨正在向课程班的同学介绍“海绵校园”项目化学习的新装备。本学期,四附小以校内校外专业师资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了100多门课程,课程分为普通托管和特色课程。特色课程涵盖足球、击剑、橄榄球、围棋、跳棋等阳光体育课程,编程、车模、航模、无人机等科技创新类课程,“海绵校园”、“蛙的旅行”、“小小袁隆平”项目化学习课程……四附小的课程建设,呈现出课程的科学性、条理性、全面性、趣味性、延展性,让学生在关键期内充分体验和探索,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一人一张课表、一人一套课程方案,帮助孩子发现潜能、培养兴趣,提供个性化支持,实现全面发展。
在福州屏东中学,“落实‘双减’,屏东有招”系列活动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在崇德树人方面,学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各种主题式活动,加强河道环境卫生保护,引导学生了解水务、水利等知识,宣传水资源保护重要性。在尚美逐梦方面,同学们用琴声、歌声、舞姿在音乐课后服务中尽情展示着自己才华。通过素描、书法、摄影等兴趣课,“文创产品设计”、“吉祥物设计”比赛,美术社团等活动,同学们提升了审美感知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乐学广闻方面,学校语文组开展“幸福悦读”课后服务,通过“阅读小达人”推选宣传活动及经典诵读、翰墨书法活动让阅读浸润校园。在笃行立志方面,学校开展了冬季长跑、拔河、饶八字跳绳、同心击鼓、篮球争霸、Tabata体能+啦啦操、奥运冠军进课堂、舞狮、武术、橄榄球等十几项体育活动。
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评价体系同样重要。在福州第十六中学,学校建立了多元化评价体系,科学规范课后服务评价体系,通过日常巡查与期末问卷相等方式,对参与师生进行质量监督与合理评价,切实保障了课后服务的水平质量。通过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后服务呈现多样化趋势,学校、学生与家长三方整体呈“三赢”态势,社会反馈良好。
来源:人民日报福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