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竞逐氢能赛道 福州优势何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州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国侨智“氢”动未来绿色产业高端对话会场外,雪人股份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引人注目。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以氢气/液氢为主要能源载体的氢能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日前,中国侨智“氢”动未来绿色产业高端对话在榕举办,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久俊先声夺人。

  面对氢能产业这一新赛道、大市场,福州有何优势,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从思想交锋的会场,到充满干劲的工厂,无不勾勒出福州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与前景。

  良好的产业基础

  前不久,位于福清的江阴中景石化二期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项目完成安装验收并交付。在这则令人兴奋的消息中,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关键信息——项目投产后将年产5万吨氢气副产品。

  制氢是氢能产业链的“最前线”。在制氢端,福州不仅拥有中景石化、万华化学等大型化工企业生产出的大量副产氢作为中间工业原料,供企业自用或外供园区周边企业,也有久策气体、合盛气体等专业气体公司提供高纯度氢气。

  这是福州氢能产业基础的一个切片。目前,福州氢能领域企业已基本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在制氢端,如上所述,福州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在制氢技术制备方面,培育了福大紫金、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在储运端,福大紫金团队还打破国外垄断,由其开发的高效低温低压合成氨技术已成功推广应用;在加氢端和燃料电池端,雪人股份和福大紫金都有相关业务。

  良好的氢能产业基础也让福州作为联合城市,被纳入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成为跨区域产业集群和市场体系中的一环。

  在顶层设计层面,福州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福州市氢能源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福州市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等相继印发实施,促进本地氢能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行业内也在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今年初,福州市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创新联盟成立,首批会员单位覆盖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创投基金等单位,推动福州氢能产业发展进入“联盟时代”。

  技术的先发优势

  “如果福建要发展氢能产业,还是要从我们技术上的先发优势着手。”在中国侨智“氢”动未来绿色产业高端对话现场,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院长、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莉龙指出了未来氢能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的背景下,福州氢能技术频频“出圈”,为福州竞逐万亿级赛道提供强大动能。

  氢气储运难一直是氢能源产业发展的痛点。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以氨为储氢介质的“氨—氢”储能与发电技术路线,积累的“氨—氢”转换与利用技术为福州发展氢能产业带来了先发优势。

  2021年,基于福大的技术积累,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围绕“氨—氢”绿色能源重大技术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目前,福大紫金氢能已开发出从3千瓦到百千瓦级的多系列“氨—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并处于初步商业化应用阶段。

  相较于气氢,液氢在储运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氢气必须在低于零下253℃的温度才能液化,对制冷技术要求极高。长期深耕制冷技术的榕企雪人股份,自主研发出氢气液化用大型氦气喷油式螺杆压缩机组,为氢气液化提供技术设备支持。“简单来说,就是先冷却氦气,把氦气冷却到低于氢气的沸点,与氢气进行换热,将氢气液化。”雪人股份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青龙介绍。

  除了氢能储运,雪人股份也基本掌握了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双极板、空气压缩机、循环泵及加氢站设备等产品的研发技术。其设计制造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具有运行效率高、运行寿命长、控制智能等优点,已应用在公交车、物流车等多种车型上。

  在制氢端,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工程院谢和平院士团队带来的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原理与技术,在真实海洋环境下成功制备出氢气,成功破解了海水电解制氢领域攻克近半个世纪的难题。

  今年5月,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落户福清兴化湾,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泰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升级版的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设备正在加速研发,预计明年投用。

  后发赶超的关键

  加氢站影响着氢能产业终端应用,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去年6月底全国已经建成加氢站超270座。但张久俊介绍:“加氢站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

  去年8月,全国首座“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示范项目落地长乐。尽管福州早已出台相关办法,对加氢站进行补贴,但这两年福州的加氢站数量几无明显增长。如何推进加氢站建设成为福州氢能产业实现“后发赶超”的关键之一。

  此外,如何降低制氢成本也是高端对话与会专家学者关心的议题之一。在电解水制氢领域,电费占了成本的绝大部分。

  在这一方面,福建、福州具有产业协同优势。“福建省清洁能源优势显著,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有望使福建省成为中国东部绿氢成本最低的省份。”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南峰建议,应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优势,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整合海上风电、储能、绿氢、绿氨等多种清洁能源形式,形成独特的氢能发展模式。

  近年来,福州市持续推进氢能、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福州风电总装机容量为538兆瓦,年发电量约20.338千瓦时,已布局连江外海70万千瓦、马祖岛外海30万千瓦项目。此外,福州拥有180多家汽车配套厂,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是在电池、电机、电控领域均布局了重点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好、发展势头旺。

  “我们正积极围绕产业链招商,打造具有福州特色及独特优势的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质企业大有可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州氢能产业主要招引氢能储运加氢站等氢能装备高端应用重资产环节龙头企业落地;风电装备中下游产业链完备,主要招引增强纤维轴承、风电罩壳、控制系统等上游的龙头产业,补齐上游短板;新能源汽车产业则主要招引电解液、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整车制造等重点环节的企业。

相关新闻
药企角逐减肥药赛道 “蜜糖”还是“砒霜”?

GLP-1类药物曾经只是糖尿病赛道的明星药物,如今却凭借减肥概念跃升为资本市场的“网红”。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药企蹭热点导致信披违规的乱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GLP-1类药物缘何备受医药企业及资本追捧?随着市场玩家不断入局竞争加剧,是否存在投资风险?   适应症不断拓展   市场前景广阔   A股投资者对减肥药板块抱有的极大...

“氢”风袭来 万亿赛道引竞逐

一次加满只需5分钟,续航能力可达350公里,行驶过程中唯一排放的是水。   这便是搭载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氢科技”)新一代80KW“氢腾”燃料电池的氢能冷链物流车。在2023成都大运会上,9辆这样的物流车保障了10万余人次的餐食服务,相较于油车,减少超3500千克的碳排放量。   新技术催生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当前,全球范围正...

多地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引来多地争相布局,纷纷出台产业政策与扶持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布局智能网联新赛道,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集聚化发展态势。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日前在深圳下线,成为全球首家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00万辆的汽车企业。比亚迪高级副总裁兼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介绍,20年来,比亚迪累计投入上千亿元研发资金,掌握了电池...

汽车市场竞争踏上新赛道

浙江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零跑汽车智能工厂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胡肖飞摄(中经视觉)   经历了一季度由价格大战引发的市场波动,在中央和地方促消费政策、去年二季度同期基数较低、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出口持续增长等因素共同推动下,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实现双增长。   中国汽车...

美国10亿氢能投资计划面临配套产业瓶颈

美国能源局网站日前显示,作为美国总统拜登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将部署约10亿美元投资实施地区清洁氢能中心计划,旨在发展清洁能源,创造更多就业。然而,业界担忧其实施路径可能困难重重。   美国近期已发布其首个国家氢能发展战略——《美国国家清洁氢战略和路线图》,希望由此建立清洁能源经济、加速本土制造业繁荣、创造更多就业。然而,业界普遍担忧,昂贵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