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福建连江小沧:振兴畲乡“进退有度”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水清岸绿的小沧乡。连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每天,来自“闽都水塔”——连江县小沧乡山仔水库的一汪汪清水,奔向福州千家万户。“一汪清水入榕城”的背后,离不开小沧乡“进退有度”:退出污染产业,成为福州第二水源保护区;发展林下经济和畲族文化产业,让群众“富口袋”也“富脑袋”。

  近日,记者走访了这里。

  “移民”变“宜民”

  移进“世外桃源”

  蓝天白云碧水间,生态美景如画来。眼下的小沧乡,乡野碧绿、湖光山色,令人沉醉。美的不只是山水,还有畲民们洋溢的幸福笑容。

  幸福从何而来?小沧乡位于福建第六大河敖江上游,是我省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乡。然而,30多年前,这里的水土难以养人。每逢台风,敖江两岸村庄会被淹,大水还会漫到下游的县城。1993年,为了建设具备供水、防洪、灌溉、发电四大功能的山仔水利枢纽工程,小沧乡成了库区移民搬迁乡。

  “跟之前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幸福了。”在公园健身的小沧乡小沧村村民林玉岳由衷感叹。

  30年间,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已从原来满足群众对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要求,逐渐提档到提升移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

  随着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目前库区移民示范区项目已经完工。漫步小沧,宽敞整洁的沥青马路令人眼前一亮;错落有致的房屋与绿树相映成趣;曲折蜿蜒的健身步道靓丽舒适,还有精致的小广场、醒目的文化墙、有趣的畲族文化民俗馆以及生态停车场……这里已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畲族风情浓郁的库区移民美丽乡村,宛若一处世外桃源。

  

  小沧乡村民笑容洋溢。连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减法”和“加法”

  守护福州“二水源”

  小沧乡也是福州“二水源”保护地。从2003年开始,山仔水库开始向福州市区、连江、马尾等地供水,日供水量一度占到市区供水量的1/3。

  作为水源地,小沧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20年来,当地不断做“减法”:取缔库区内石板材开采等支柱产业,禁止畜禽养殖和库区周边的民俗旅游,限制湖面捕捞等。

  “我们也在水源保护上‘做加法’: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做到垃圾不落地、污水集中治理,形成‘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三级处理模式;每年投放100万元的草鱼、鳙鱼等‘碳汇鱼’(相当于植树造林10公顷),有效减少藻类。”小沧乡党委宣传委员孙冰晶介绍说,为了引导全民参与,全乡实施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人大监督”的全民防治模式,组建了5支“河道专管员+保洁员+网格员+志愿者”护河爱水小分队,还开展了“积分制”+“垃圾分类红黑榜”+“户户评比”活动。

  经过多年努力,小沧乡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乡、全国卫生乡镇、福建省库区移民示范区、福建省森林乡镇等荣誉称号,成为福州的“绿色宝库”。

  

  小沧乡畲族建筑独具风情。连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樟后村种植仙草。连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风村发展灵芝产业。连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输血”转“造血”

  打造“绿色银行”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产业。退出石板材等支柱产业的小沧乡,如何实现振兴?当地给出了答案:不能坐等“输血”,应该积极“造血”,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小沧乡森林覆盖率达88.3%,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唱“山歌”、念“林经”,小沧乡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林下种植产业,走“林下增收”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在小沧乡东风村,漫山遍野的紫灵芝撑起“致富伞”。“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面积,基地预计可采收干灵芝2000余公斤,产值可达60余万元。”村民雷兴水估算着今年的收益,脸上笑开了花。

  在小沧乡樟后村,另一种林下作物——仙草也颇有“钱”景。据悉,今年樟后村已种植仙草40余亩,预计产量可达3万公斤、产值可达30万元。樟后村党支部书记洪春养告诉记者,目前樟后村已联合福建省节能环保技术服务协会,建设“闽仙一号”仙草(药材)育苗育种樟后村示范基地。

  从成立“畲山水·东风紫灵芝”品牌,推出灵芝茶、灵芝饮片等产品,再到创办首届樟后农民仙草丰收节,提升樟后仙草品牌影响力,小沧乡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樟后村和东风村林下产业发展成效辐射至其他行政村,充分结合各村特色,打造集研学、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产业链,最终实现‘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孙冰晶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小沧乡畲族文化底蕴深厚,凭借畲族服饰凤凰装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赢得“凤凰故乡”的美誉。当地正在挖掘畲族历史、畲族医药、畲族饮食风俗、畲族服饰文化、畲族手工技艺等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以及畲族古民居、畲族文化民俗馆等资源,推动畲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接下来,小沧畲族乡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坚持赋能林药,打好‘产业牌’——以‘党建+产业发展’为抓手,按照‘一村一品一特’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林下经济,进一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富口袋’;立足特色文化,写好‘畲文章’——扶持手工艺品、畲药等特色畲乡系列文化品牌建设,打造畲族文化聚宝盆,让群众‘富脑袋’。”小沧乡党委书记邱宏鑫说。

  

  小沧乡拥有探花府等古民居。记者郑瑞洋摄

  小贴士

  交通:从福州市区出发,经新店外环路、北岭隧道、308省道,转潘小线,直至小沧乡政府。

  特产:七里探花红酒,紫灵芝,茶籽油,土蜂蜜,脐橙。

相关新闻
聚乡贤力量 缔造乡村振兴新画卷

台海网12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文 王宇翔/图 通讯员 竺孝文) 新乡贤发挥己长,默默奉献   他们中有基层治理的“多面手”有科技创新的领路人也有文明乡风的示范者乡村治理的点滴变化凝结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厦门市第三届“新乡贤” 1.陈亚泡 海沧区嵩屿街道海景社区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贵州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苗岭深处,一个个产业基地里热火朝天,新收获的农特产品即将运往各地;黔北高原,一座座茶山绵延起伏,青瓦白墙的传统民居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行走在贵州的村寨,一幕幕丰收景象在眼前铺展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

台湾女规划师厦门参与社区建设 投身乡村振兴留住“乡愁”

来自台湾的社区规划师李佩珍,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厦门从事乡村改造工作,投身大陆乡村振兴的事业。从改善农村环境、到修复古厝祠堂,再到辅导年轻人创办生态农庄,李佩珍在大陆广阔田野间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舞台。2019年,李佩珍参与成立了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如今,团队中十几名台湾青年活跃在厦门市海沧区的田间地头,协助社区规划、改造。李佩珍十分看好大陆的发展...

河北平山:特色产业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图】

在平山县滹沱河高端设施蔬菜示范区育苗中心,大吾乡田兴村村民安凤翠管护小番茄(11月25日摄)。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主攻方向,坚持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持续壮大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两大富民产业。其中,...

福建古田:特色水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图】

11月24日,古田县黄田镇果农准备将刚采摘的脐橙装运上车。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水果品种结构,推广水果种植技术,推进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水蜜桃、脐橙、油柰、柿子等特色水果产业,推动当地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