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虫个头不大
长不到1厘米
但很“凶狠”
它咬了人
可能导致被咬者
多器官衰竭
甚至死亡
依姆被虫咬 多器官受损
近日,念依姆的手肘被一只小虫咬了,很快起泡并感觉瘙痒。她起先没在意,用膏药涂了涂,看到被咬处渐渐结痂,便以为好了。
患者右手肘部有焦痂。医院供图
没想到,过了几天,念依姆突然发起高烧,并且反复腹痛、全身酸痛乏力。
念依姆怀疑是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抗原检测呈阴性,肺部CT检查也未见异常。她又到诊所输了抗生素,也未见好转。
就这么耽误了10多天,念依姆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不仅全身酸痛、食欲不振,还恶心呕吐、疲乏嗜睡、不时咳嗽。
念依姆随后被家人送至福建医大附一医院就诊。
临床症状
炎症指标、肝功能、心衰指标等都明显升高,血小板减少,多器官都受到损伤。
急诊内科医生在念依姆的右手肘找到一个焦痂,进一步追问病史,这才得知她此前被虫咬过。
念依姆的一系列症状,像极了一种虫咬疾病——恙虫病。医生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并抽血以明确诊断。次日,念依姆就不再发烧了,出炉的检查结果也确诊恙虫病。
但是,念依姆身体的其他症状仍很明显,并且她呼吸困难。进一步肺部CT检查发现了明显的胸腔积液和肺炎。结合多器官损伤可诊断,这是重症恙虫病。
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念依姆的各项指标逐步恢复,全身症状好转,两周后康复出院。
什么是恙虫病
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蔡川奇副主任医师介绍,恙虫长0.2毫米至0.5毫米,肉眼很难看到。幼虫孵出后主要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灌木丛、草丛以及河岸,叮咬鼠、兔、猪、猫等动物后可获得病原体“立克次体”,长大产卵后,子代也携带病原体,通过叮咬会传播恙虫病。
在阴暗潮湿环境中生活的恙虫。网络图片
恙虫病的潜伏期长达4天至21天,起病症状类似感冒,往往被忽视、误诊。一旦过了潜伏期,发病速度很快,体温可在2天至8天内迅速飙升至39摄氏度至41摄氏度,并引发心肌炎、胸膜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与感冒在表面上最大的区别是,恙虫病有黄豆大小的溃疡或黑色焦痂。受感染的恙螨,喜好叮咬人体湿润、气味较浓的部位,比如腋窝、腰背、外生殖器、腹股沟、会阴和肛周等。
由于被咬者很难想到破口与发烧有关,再加上恙虫病起病症状不具备特异性,以及部分医务人员对此病也缺乏认识,病情常被耽误。
蔡医生提醒
夏季是被恙虫等多种毒虫叮咬的高发期。恙虫一般不飞入居民家,人与人之间也不会传染恙虫病。
在野外作业或活动时,还是要做好防护:扎紧衣袖袖口;尽量不在草丛灌木中躺下休息;留意周边发病情况,如有人发病,尽量少去此人活动过的田野区域;户外活动后,及时换衣洗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等部位,可减少被恙虫叮咬的机会;野外活动或作业后出现发热、皮肤红疹、皮肤焦痂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夏季遇到这些虫子也要小心
隐翅虫
特点:本身不咬人,但是体内有毒液,被打死后毒液会流出来。
罪行:人体皮肤沾染隐翅虫体液后,可出现红斑、水疱、脓疮甚至会糜烂,拍死它的手摸到哪,毒液就带到哪,有人还会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
防治:切勿在皮肤上拍打压碎虫体,可用嘴吹掉或甩掉,以防其酸性毒液沾染皮肤。皮肤与隐翅虫虫体接触后,应立即清洗或涂以碱性溶液,如氨水等。皮损处涂薄荷芦柑石洗剂,或氧化锌油水等。
臭虫
特点:臭虫是以吸人血为生的寄生虫。它身上有一对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因此臭名远扬。
罪行:被臭虫叮咬后,主要症状是瘙痒难忍,少数人还会出现过敏症状,不仅局部红肿,而且全身都会出现丘疹、红斑,严重时皮肤溃疡化脓。
防治:不断敲击床架、书橱、被褥等,将臭虫从隐蔽处震下,然后杀死。用沸水烧烫可迅速杀死臭虫各龄虫态及虫卵。太阳光下暴晒,可晒死臭虫。被臭虫叮咬后,不要使劲抓挠,更不能用手挤,以免造成感染,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毛毛虫
特点:毛毛虫的毒毛蛰入人体皮肤后,往往随即断落,放出毒素。
罪行:被毛毛虫蛰伤后,皮肤有刺痛烧灼感。皮肤表面红肿,甚至化脓溃烂,严重者可引起荨麻疹、关节炎等全身反应。
防治:被咬后,尽量不去抓挠,先在放大镜下观察,使用胶带把红肿部位的“毛毛”拔掉。有全身症状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螨虫
特点:棉质寝具上最容易附着螨虫,导致螨虫繁殖。
罪行:被螨虫叮咬后,会出现水肿性丘疹、丘疱疹,其上有小水疱,常伴有抓痕与结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
防治: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是控制螨虫最常用的方法。及时清洗和晾晒床上用品与衣物。用除螨产品杀菌、防螨。
来源: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