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设大通道
临港经济蓄势崛起
近日,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元载码头防疫监管工作区及查验平台正式通过海关验收。今后,远洋渔获可在该码头上岸,将有力缓解福州远洋渔获上岸难问题,确保中印尼“两国双园”货物顺利流通。
这是福州港发挥优势,助推临港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去年以来,福州港不断推进海铁联运业务,开辟航线网络和腹地市场,港口货物吞吐量逆势飘红,“一带一路”沿线货源由福州港出口箱量大幅提升。
“港口的吞吐量、中转周期决定着贸易的规模,依托江阴港的丝路海运物流品牌,可以更低廉的海运成本推动国际渔业合作。”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综合处科长、福州元洪商贸集团董事长念忠表示。
潮涌潮落的福州港,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依托天然良港,如今福州丝路海港城建设正如火如荼。
在福清江阴港区,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福能江阴化学园大型煤气化项目、康奈尔MDI项目等已动建,中景石化二期、友谊新材料科技园、坤彩科技氯氧化钛、正太新材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一个原料互供、内部循环、链式发展、节能环保的千亿级化工新材料集群正强势崛起。
在罗源湾港区,福建宝太不锈钢有限公司110万吨冷轧项目近日动工,实现高端不锈钢冷轧深加工及产品精细化升级。与此同时,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福建亿鑫等3家钢铁制造企业的绿色环保、智能制造等技改项目也同时动工,一个绿色高端的千亿冶金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
港口兴,则城市兴。当前,福州正围绕加快建设丝路海港城,坚持港城联动,做大做强港区,畅通海铁联运,壮大海上风电、深海养殖、航运物流等海洋产业集群。“海上福州”的巨轮正汽笛长鸣,扬帆破浪。
构建大平台
高效赋能实体经济
物流业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福州市突出现代物流、制造及商贸三大主导功能,大力培育流通加工、商贸服务等产业,提升现代物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工程车川流不息,挖掘机巨臂高擎,建设者与时间赛跑……位于连江西北部的现代物流城,正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热潮。
项目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这座新城将坚持现代化、国际化、绿色低碳化的理念,建设成为“海丝国际物流通道门户、国家物流枢纽重要载体、东南区域物流集散中心、现代产城融合示范样板”,大力培育现代物流、先进制造、商贸服务、新能源等产业。
“到2025年,现代物流城将集聚一批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基本建成集产业、科技、人才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对接国际资源要素。”上述负责人表示。
东南汽车城建设也捷报频传,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为抓手,东南汽车、奔驰汽车等重点整车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8月中旬,东南汽车城发展迎来里程碑——福建奔驰第20万辆整车下线。“这标志着福建奔驰整车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在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以强大的综合实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福建奔驰执行副总裁符磊说。
汽车是扩大内需首选产业,1个汽车工业可以带动150多个行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越来越多企业“链”上这座城。目前,东南汽车城已培育整车生产企业2家、汽车制造业企业62家、配套企业60家;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汽车产值达192.5亿元。数字是最好的注脚,望前路,千亿级现代化汽车特色小镇的蓝图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