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福州市扫黑办获评全省扫黑除恶先进集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6月8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6月3日,福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在福建会堂召开。会上,福州市扫黑办获评全省扫黑除恶先进集体。

  据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福州市扫黑办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统筹推进专项斗争,综合质效持续位居全省前列。据统计,三年专项斗争期间,福州市累计打掉涉黑组织3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团伙)169个,涉黑组织、涉恶集团打击数在全国各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和计划单列市中,分列第四、第五名;全市扫黑除恶好评率连续三次保持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率、执法工作满意率稳步提升。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福州市扫黑办始终绷紧“责任弦”,注重谋划部署。中央和省市领导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后,市扫黑办迅速制定方案,在原有组织架构基础上,结合福州实际,推动搭建“一办六组”工作架构,增设由市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21家行业主管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单位的重点行业整治组,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定岗定人定责任,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和源头防范;组建13个常态化挂钩督导组,对各县(市)区、市直重点部门开展机动式、点穴式督导,实行“点对点”通报,阶段性列出整改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确保“六清”清仓见底、三年专项斗争取得实效。

  为打好专项斗争“主动战”,市扫黑办围绕线索管理,组建涉黑恶线索工作专班,形成单“入口”归集、单“出口”分流的“全闭环”工作模式,同时,建立涉黑恶线索分级分色管理和“一案一册”制度,分类分批及时处理举报线索,实现一件一档、有档可查;在排查过程中创新建立“行业必访、隐患必管、线索必查、黑恶必打”的“四必”运作机制和“六会审备案制”,以及涉黑恶腐败问题和“保护伞”线索“三长”签字背书制度;建立群众举报线索回访工作机制,对查否率高、群众反复举报的涉黑恶线索开展“回头看”,采取线索市级直查、案件评查等方式,压实线索核查终身负责制,实现“每案必访、每访必记”,全力确保群众举报有回音、有着落、有结果。

  今年是常态化扫黑除恶第一年,福州市扫黑办将从源头入手,推动长效治理,让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出台政法机关建议工作规定,以“三书一函”为抓手,督促行业监管部门正视问题、强化整改,从根本上解决“打热治冷”问题,全面补齐行业监管漏洞;同时,着眼扫黑除恶常治长效,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重新梳理核查重点线索,倒查重点案件,深入分析研判黑恶势力坐大成势的成因、条件和土壤,提炼形成具有“福州特色”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落实“一案一整治”要求,全面梳理涉黑恶案件涉及的行业乱象,强化案后整改,密切行刑衔接,推动建立一批源头治理的防范机制。(福州日报记者 阮冠达)

相关新闻
闽都戏曲:台上娓娓是乡音 台下比比是乡心

新编闽剧《荔枝换绛桃》 台海网6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APP报道 闽都戏曲历史悠久,不少剧目表现了福州人的风俗习惯、生活风貌,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对许多旅居海外的乡亲来说,闽剧最能慰藉思乡之情。”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邹自振教授认为,了解这一点,对闽...

福州市十大省级样板工程全部开建

台海网6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在位于福州三江口片区的南江滨东大道,路面沥青破损已修复,道路两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是福州市实施城市主干道整治样板工程——南江滨东大道项目(魁浦大桥—三江口大桥)的成果。 “项目提升改造道路长度约6公里,绿化提升面积约103公顷。整治过程中,我们除了对南江滨东大道进行沥青破损修复及罩面、人行道全线修复提升...

福州集中开工168项重大项目 总投资1675亿元

台海网6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昨日,作为福州市集中开工项目之一,鼓楼区湖头街周边地块安置房湖岸公馆项目开工。 “项目位于鼓楼区核心区域西洪路以北、湖头街以西,居住总户数261户,预计年底封顶。我们将打造精品,精心制定严密的施工进度计划,为区域发展注入全新人居活力。”项目相关负责人池开仓介绍。 当天,福州市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68项,总投资1675亿元...

福建省领导赴福州大学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台海网6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7日,福建省委常委周联清到福州大学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实地察看福州大学创新研究院,详细了解关键技术攻关进展情况,并与科技工作者座谈,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周联清强调,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方...

福州:整治“散乱污”迎来绿家园

台海网6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六月夏日,福清市宏路街道宏路村的村头公园里绿意萌发,生机勃勃。每到傍晚,前来纳凉遛弯的村民络绎不绝。而在半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废品回收站,又脏又乱,气味难闻。 这片区域的转变,缘自福州市全面开展的“散乱污”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去年以来,福州市共摸排“散乱污”企业3266家,通过“一企一策”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