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10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5月9日上午,福州台江区一家健身房游泳池旁,一名小伙子突然倒地。顿时,警报声响,救生员冲过去开始心肺复苏,救生员按压了一两分钟后,一名男子跑过去阻止心肺复苏。
事发现场,后来120急救人员赶到
我是医生,先别心脏按压了!快停下来!他需要的不是心肺复苏!
这名男子说明自己是医生后,冲上去阻止救生员继续做心肺复苏,并为昏倒在地的小伙子实施了一系列教科书式救援,小伙很快醒了过来。
张彦医生(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这位救人男子名叫张彦,是福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主任。等到小伙子清醒后,看到120急救人员赶到,张医生就默默离开现场回家了。
救人之后,张医生的鞋袜都湿了
事发后,福州晚报记者找到了张医生,他说:“我是医生,救人是分内事。通过这次事件,希望公众掌握更多急救知识。”
张医生为何要阻止
救生员做心肺复苏
事发时,张医生正好在这家健身房健身,锻炼结束,他路过游泳池,突然,泳池对面一名小伙子一头栽倒,泳池救生人员及时发现,吹响哨子,一群人便冲到小伙子身边帮忙。
他赶紧蹚过消毒池,也向小伙子跑过去。
“我到那边时,救生员已经在做心肺复苏,姿势力道等都很标准。”张医生说,但不是每个晕倒的人,都适合心肺复苏。
当时,他观察发现,小伙子躺地上,口吐白沫,牙关紧咬,不像是心脏骤停。他迅速蹲下,触摸小伙子的股动脉和颈动脉发现,这些地方的动脉搏动还很有力的,心脏也好端端跳着,呼吸也有。
“快停下来!”担心小伙受到伤害,他赶紧亮明自己的医生身份,阻止救生员继续做心肺复苏。
紧接着,他迅速清理小伙子口中异物,将其头部侧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分泌物等呛入呼吸道,见小伙咬住了舌头,又让人找来毛巾放在两齿间,以防他咬伤牙齿、舌头。他一边急救,一边问工作人员,附近是否有体外除颤器(AED),若有尽快取来(张医生认为,在健身房、游泳池等高危场所,最好要配备体外除颤器AED)。
几分钟后,小伙子恢复了平静,慢慢清醒,120急救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张医生平时工作中(资料图)
张医生说,小伙子可能是癫痫发作,或一过性的心律失常,这种情况下并不适合心肺复苏,如果错误实施,反而会诱发严重并发症,比如肋骨骨折、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等等。
这些救人细节记牢
“当时,救生员采用错误的急救方式,主要原因还在于慌乱中忘记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张医生介绍,当发现有人晕倒时,首先判断有没有意识,有没有动脉搏动和呼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是检查颈动脉或者股动脉有无波动,查看胸口是否起伏,心脏是否跳动,如无反应,这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要注意的是,胸外心脏按压三四个循环后,也要停止,检查一次生命体征,避免已清醒还继续按压,反而起到副作用。
在急救前,要把患者搬离水池旁、高处、楼梯等危险处,帮助摘下眼镜,移开附近的尖锐物体,在患者身体下面垫上柔软物体等,避免二次受伤;
如果患者在站立时发作,应扶住和引导患者,防止患者突然倒地或走向危险地段等,然后帮助患者躺下,将患者翻转至侧卧位,以便口中分泌物顺着口角流出,避免误吸入气管,如果患者嘴里有假牙也要取出;在患者抽搐时,不要试图按住患者身体,因为有可能导致关节脱臼、骨折或自己受伤;在患者清醒前不要试图喂水、喂药和其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