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坊巷女儿”崔蕊芬:守护福州人的乡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三坊七巷老街坊把崔蕊芬(右二)当做“坊巷的女儿”。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福州5月8日电   “我对三坊七巷是真感情,这里有福州人的家国情怀,福州人的乡愁。”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三坊七巷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妇联主席崔蕊芬如是说。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定于今年7月16日至31日举办,大会将在福州设立主会场。中新网记者近日专访崔蕊芬,听她讲述坊巷里的乡愁守护。

在古厝里开名人故事会,是崔蕊芬守护乡愁之举。受访者供图

  古厝里的名人故事会

  2018年调到三坊七巷社区前,崔蕊芬在福州市鼓楼区杨桥河南社区工作了17年。崔蕊芬在福州达明路出生长大,一街之隔,就是三坊七巷。

  林则徐、 沈葆桢、林觉民……从三坊七巷街区古厝走出的一代代人才,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崔蕊芬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手握古厝资料,衣锦坊、郎官巷、二梅书屋……把老房子拜访了个遍。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崔蕊芬意识到,对三坊七巷的历史名人、家族变迁、历史事件进行深度梳理,以“有人物有故事”,活泼又自然的研学方式,最能让青少年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每逢寒暑假,青少年在澳门路林则徐纪念馆重温禁毒风云;在杨桥巷林觉民、冰心故居再忆革命党人峥嵘岁月,邂逅“小橘灯”;在郎官巷严复故居“重逢”严复校长;在福建省民俗博物馆做花灯、在咏春拳馆里拆招……坊巷文化研学之旅蔚然成风。“跟着课本去研学,孩子们最能体会到不同的坊巷人物共有的家国情怀。”在崔蕊芬看来,坊巷人文延展了社区妇联工作的文化内涵,妇联工作多了一层深远的文化意义。

  此外,崔蕊芬发动党员,推动“坊巷巾帼志愿服务队”在原有的“虾油味”党员志愿导游队的基础上,联合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公司,与历史文化名街和党员诚信店对接,开展“红色线路讲解”、“真诚服务游客”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三坊七巷社区,“我们的节日”已经内化成社区民众睦邻敬老的习俗。受访者供图

  剧坊里的“点灯人”

  崔蕊芬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助党建”的工作理念,她总结为:“红色领航”。基层妇联区域化改革之后,三坊七巷社区妇联队伍也扩大了。妇联班子由原有7名执委增至15名,兼职副主席增加3名,与崔蕊芬并肩前行的优秀女性越来越多。她们来自耕读书院、福州瑞来春堂国药馆、中瑞剧坊、福建省民俗博物馆等等,在崔蕊芬看来,她们都是“点灯人”。

  这群“点灯人”梳理出传承坊巷文化、红色资源及景区服务各类别的“需求清单”,分别认领走家庭文明建设项目、微心愿。她们开辟党建文化游、红色名人游、闽都文化游的“红色线路”,开设“行走中的党课”等。

  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2020年7月在三坊七巷社区派驻了福州市首个“法官工作室”。与此同时,同心社社工来了,海容社工也来了,他们分别启动“暖心姐姐幸福家庭”项目和社区儿童成长营等活动,创新开展妇女维权和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需要专业服务,我们也要知晓情况,才能精准帮扶。”崔蕊芬告诉记者,正是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现代社区管理模式,激发了“点灯人”们共建社区文明、建设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内生动力,“妇联工作就活了”。

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三坊七巷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妇联主席崔蕊芬。受访者供图

  老街坊的“坊巷女儿”

  崔蕊芬的日历上,每个月都有“活动”。她依托三坊七巷学习促进会,福州人拗九节熬粥敬老;立夏煮锅边送邻里;正月春节、元宵、端午、重阳更是热闹非凡。对三坊七巷老街坊来说,崔蕊芬就像个暖意融融的“小太阳”,他们把她当做“坊巷的女儿”。

  三坊七巷改造后,3000多户老街坊迁出,但因为各种原因,不少人户籍没迁走。“没迁的街坊,都是我的服务对象。”每月走访困难户,崔蕊芬的小本子上记满鳏寡孤独老人们的需求。

  搬迁至丞相坊的老依伯有慢性病,去年防控期间,送药送饭,“要提前和该社区联系放行”;二环路的老依伯是过敏性哮喘,“药没了来电话得马上飞过去”;坊巷里的陈老哥身体不利索,“想联系养老院住进去”。两年间,有4位坊巷老人辞世,崔蕊芬一手操持后事,送走了他们。她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守望相助,社区才会成为群众的温馨港湾。

  崔蕊芬也探索以党建“近邻”共融的理念来服务商圈经济。“我们以党建联盟单位为龙头,吸引企业入驻,助推东街口商圈复燃。”崔蕊芬表示,以坊巷党建引领坊巷经济和商圈经济,可以促进坊巷经济和院落经济融合发展。“在后疫情时期,‘近邻’情帮助大家共渡难关。”

  崔蕊芬通过党建引领,妇建带动,“强化党建凝心、服务居民贴心、治理社区用心、倾听民意真心、繁荣文化润心”的“五心社区”服务品牌在三坊七巷社区呼之欲出。

  “在三坊七巷社区,‘我们的节日’已经内化成社区民众睦邻敬老的习俗,近邻共融的党建、妇建理念,也助推企业复苏。”崔蕊芬说,“三坊七巷是福州的文化地标,‘英雄气壮、儿女情长’的三坊七巷精神,正在与福州的精神脉搏共振。”  (来源:中新网 林春茵 陈玲)

相关新闻
党史故事进车厢 福州公交成“流动党史课堂”

图为福州122路公交车。 叶静 摄   中新网福州5月8日电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5月8日,一辆满身红色装裹着的122路公交车在福建省福州市内行驶着。   据悉,这是福州康驰新巴士党支部打造的“百年党史”主题公交。在122路公交车车厢内布置了党史专题知识,让公交车成...

闽侯徐家村17栋老建筑7月底“焕新” 打造文旅综合体

工人正在完善老建筑的基础设施。   台海网5月8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7日记者获悉,位于闽侯县荆溪镇的徐家村古村落风貌区启动区17座老建筑修缮迁建工程进展顺利,有望7月底前陆续完工,启动区力争今年年底对外开放。   7日,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目前已完工4栋老建筑修复...

非法收集3万多条个人信息 罗源一房产中介员工获刑

台海网5月8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近日,罗源法院公开宣判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告人林某东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并责令其在福建省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向被侵权人赔礼道歉。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林某东在罗源县某房产中介公司就职,收集了罗源部分小区业主个人信息资料...

福州高新区出台8条惠台措施

台海网5月8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记者7日获悉,在福州市出台措施的基础上,福州高新区再出台8条措施,进一步支持台资企业发展,推进台湾青年就业创业,争当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排头兵。   对在福州高新区稳定就业1年且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台湾青年,按本科每人1.5万元、硕士每人3万元、博士每人5万元发放一次性生活补...

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招募讲解志愿者

台海网5月8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7日,记者从福州古厝集团获悉,半年一次的文化讲解志愿者招募开始啦!如果你热爱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想要加入到介绍古城、古厝的队伍中,成为弘扬闽都文化的一份子,那就快去报名吧!   “太棒了!这孩子真优秀!”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小小讲解员施涵真获得很多游客的称赞。她是江南水都小学四年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