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福州大学首次以第一作者登上《Nature》杂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2月2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北京时间18日凌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福州大学杨黄浩教授、陈秋水教授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High-resolution X-ray luminescence extension imaging” (Nature, 2021, 590, 410-415),并同期发表述评指出,此项研究极大地推动了X射线成像技术发展。这是继杨黄浩教授研究团队在2018年实现福州大学首次以通讯单位在《Nature》发表论文以来,再次在X射线成像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福州大学首次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

X射线影像技术在医学诊断、安全检查、工业无损探伤上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目前,大多数X射线平板探测器需要集成薄膜晶体管阵列(TFT)、非晶硅光电转换层和闪烁体。由于制造大面积、柔性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和非晶硅光电转换层仍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因此难以研制出柔性平板探测器,从而实现对曲面或者不规则目标物的三维X射线成像。

为攻克这一关键技术瓶颈,杨黄浩教授、陈秋水教授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团队和香港理工大学黄勃龙教授进行攻关,发现了一类高性能X射线发光纳米闪烁体,并提出了高能量X射线光子诱导缺陷产生长余辉发光的机理。该发光机制的建立对新型卤化物长余辉材料的探索与合成具有指导意义。

他们继续跟进研究发现,稀土纳米晶闪烁体具有尺寸易调控、无色透明、分散性良好、余辉性能优异等特点。因此,研究团队将其与柔性基底相结合,制备出透明、可拉伸、无需电子电路的柔性X射线成像设备,实现了柔性、高分辨的全景X射线成像,而且其成像空间分辨率相比传统平板探测器具有明显优势。

这一研究成果为制备新一代柔性X射线成像设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在便携式X射线探测器、乳腺成像、牙科全景成像、工业探伤、高能物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高端X射线影像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杨黄浩教授团队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柔性X射线成像技术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并有望突破国外的技术限制,推进高端X射线影像装备的国产化。(福建日报记者)

相关新闻
福州大学留校师生迎春年夜饭暖人心

留校学子们在自助餐区选餐。 许晓凤 摄   台海网2月13日讯 据中新网报道 “福大年夜饭的佛跳墙真材实料,名不虚传!”“学校的限量版定制可乐太走心了!”2月11日,农历庚子年除夕,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玫瑰园餐厅、丁香园餐厅张灯结彩,暖意浓浓,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留校师生...

王宁到福州大学调研并上思政课:在更高起点上建设“双一流”东南强校

在更高起点上建设“双一流”东南强校 王宁到福州大学调研并上思政课 台海网1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6日,福建省省长王宁到福州大学调研,与师生代表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共商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双一流”东南强校。 王宁首先走进校史馆,与大家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州大学建设发展的亲切关怀和殷...

“守门人”沦落,科学才会千疮百孔

□吴之如   中国科学院近日召开的全院科技期刊工作会议,向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倡议:牢记使命,恪守“科学守门人”职业初心,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严格把关论文质量,珍视期刊学术声誉,用实际行动营造崇尚学术诚信、追求科研道德的学术交流生态环境。(11月29日中新网)   ...

福州大学3学科排名世界前100

台海网10月27日讯 据福州新闻网消息 近日,USNews2021年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正式公布,中国内地200所高校的1488个学科上榜。数据显示,福州大学有8个学科上榜,其中化学工程排第44位,化学排第55位、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排第100位、能源与燃料排第176位、材料科学排第226位、电气与电子工程排第348位、工程学排第432位、物理学排第720位。 与USNews2020年世界大学学科...

国画大家沈锡纯美术馆在福州大学落成开馆

出席活动领导启动开馆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 摄 台海网8月9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8日,国画大家沈锡纯美术馆在福州大学落成并开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邢善萍,省政府副省长郑建闽,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增光出席开馆启动仪式。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亲笔题写了馆名,中国美术家协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