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1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畲族乡食用菌产值破亿、畲风文化旅游再升级、迎来7个方面振兴好政策……近日,记者来到罗源县,与畲乡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身感受到这里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情、为产业发展奋斗的激情和乡村振兴的“铿锵进行曲”。
罗源县是我国畲族主要聚居县份之一,现有畲族人口2.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畲族群众一般居住在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山村里,是乡村振兴的难点和关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此,畲乡群众备受鼓舞。
“为了让畲乡群众领会五中全会精神、给大家鼓足劲,我们邀请专业讲师团为乡、村干部宣讲,还探索畲汉双语党课,给村民们上‘土味’党课,将全会精神‘消化’为大白话,做好奋斗动员。”霍口畲族乡党委统战委员兰娟说。
吃透了精神后,撸起袖子加油干。去年以来,霍口乡群众咬定食用菌产业不放松,在塘下、南乾等核心发展区域的基础上,新增带动徐坪、西峰等区域共同发展,将食用菌产业做得更大更强。“2020年,全乡培育1000多万袋食用菌,产值突破1亿元,创历史新高。”兰娟介绍。
霍口乡还立足畲乡山水、文化资源优势,发挥“福建省十佳旅游休闲集镇”、“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福湖村、国家3A级畲山水景区等品牌效应,配套山垄湾民宿、岗尾畲家乐等功能,大力发展畲乡民族风情旅游,让24个建制村处处有拳头产业,形成多村一品或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畲族群众聚居区的松山镇竹里村,同样迈出了兴产业、促振兴的强有力步伐。目前,竹里村和邻村八井村、小获村“抱团”,整合资源联合打造文旅拳头项目——畲族文化民俗小镇,带动畲族群众吃旅游饭、赚旅游钱。
在竹里村的谷仓画院,记者看到,几位原本摆弄农具的村民,拿起了画笔,蘸着油彩聚精会神地创作农民画。“游客多了,销路特别好。”包村干部黄勇告诉记者,竹里村用活各级振兴资金建成基地厂房后,引进文创公司谷仓画院,组织畲乡群众参与绘画、陶艺、编织等文创产品制作,既丰富了旅游业态,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五中全会对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更有信心大干一场。”黄勇说,今年,竹里村计划投入960万元,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罗源县相关领导表示,在2019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将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契机,在专项资金、文化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对民族乡村发展予以政策扶持,大力培育民族产业示范点、示范带,促进各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打造产业引擎。
共学感言——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罗源县少数民族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3.5%,高于9.3%的全县增幅,充分彰显各级党委政府对畲乡群众的深切关怀。这种关怀既体现在一项项扶持畲乡发展的好政策上,也体现在畲乡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同奔小康的踏实苦干中。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畲乡发展的实践是最好的证明。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今后的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中,畲乡干部群众只有继续秉承奋斗精神、实干精神,将富民产业谋划好、培育好、发展好,才能为乡村振兴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带动畲乡群众增收致富,收获更多幸福。(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黄益辉 刘其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