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30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近日,记者在连江县东湖镇东塘村一处抛荒地复垦现场看到,挖掘机来回穿梭挖泥修坎。没多久,原本光秃秃的抛荒地,变成一畦畦镜面般的水田。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今年春耕生产中,福州市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耕地抛荒整治力促复垦复种,打出治理耕地抛荒的“组合拳”,让昔日“望天收”的土地重披绿装。截至目前,全市各相关县(市)区水稻生产功能区抛荒撂荒复耕率均已超过50%,提前完成阶段整治目标任务。
连江县一片荒地复耕后,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记者 郑帅 摄
政策激励服务先行
农民复耕积极主动
28日,连江县东湖镇东湖村的种田大户卢建华早早来到复耕的水田。和往常不同,他既没开拖拉机,也没用插秧机,而是拉来一头耕田的水牛。
“这里原来种的是莲藕,抛荒了五六年,地里的淤泥太深,机器容易陷进去,还是请老牛来‘帮忙’。”说话间,卢建华熟练地将牛赶进水田。
卢建华之前就种了300多亩稻田,今年耕地抛荒整治工作开始后,他在种好自家稻田的同时,还把村里130多亩荒田流转过来,帮助缺少劳力的农户耕种。
“这次市、县两级政府分别给出每亩400元、500元的补助,镇、村还帮忙做好配套服务,我们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卢建华说,由于之前的藕塘淤泥多,村里不仅帮忙清淤、挖沟,还重修了田埂、清除了杂草,让他既省了费用,又省了功夫,可以全身心投入种粮生产。
眼下,卢建华复耕的130多亩荒田已基本耕好,预计月底前全部插上秧苗。
为了帮助村里做好复耕复种,东湖村村主任郑后赛一直奔走在一线。“要想整治好抛荒撂荒,首先要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宣传好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发挥种粮大户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郑后赛对记者说。
因地制宜灵活流转
农民复种增产增收
当天,在东塘村抛荒整治现场,数台大型农用机械设备忙个不停,有的对大棚进行拆除,有的对耕田进行翻耕。“这些地抛荒多年,土地板结,需要采取一系列‘盘活’措施,才适宜种植。”现场农技人员说。
前些年,东塘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缺乏劳动力,不少耕地都承包给一家外来企业种植大棚蔬菜。几年前,这家企业放弃经营,农田因此荒废。
抛荒撂荒整治开始后,村里鼓励村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复种生产。“我们一边摸底,一边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自种、代种,或者流转给种植大户。根据摸底情况,将零星分散的土地根据功能进行整合划分,水田种植水稻,旱地则种植大豆、红薯等粮食作物。”东塘村村主任吴传云说。
经过科学整合和规划,东塘村120多亩荒地现在全部“有主”,村民每亩获得的收益比之前增加近三成。
农民在连江县东湖镇复耕田地里插秧。记者 郑帅 摄
积极整治抛荒撂荒
稻田又现勃勃生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年初以来,连江县全面加强耕地抛荒撂荒整治,及早动员部署,出台多项惠农政策,有效推动全县粮食生产和制止耕地抛荒撂荒。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既要重视种粮大户,也要兼顾一般农户,还要保证粮食收购价和对加工企业的适当补助,做到系统性、综合性全盘考虑。”连江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6月18日,全县水稻生产功能区抛荒撂荒复耕率达79.2%、复种率达50.3%。
防止耕地抛荒撂荒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要求,对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月以来,福州市相继出台《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撂荒工作实施细则》《关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八条措施》等政策,从整治范围、工作目标、整治措施、奖惩机制、督导落实、鼓励办法等方面着手,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撂荒。
通过整治,一批昔日“望天收”的抛荒地,如今重现生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人劳作的身影。截至6月19日,全市已完成水稻生产功能区抛荒撂荒复耕面积13439.92亩,复耕率64.37%,复种面积8347.89亩,其中水稻和甘薯等粮食作物面积7141.07亩,占已复种面积的85.54%。 (福州日报记者 张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