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看了3D电影一个红眼病一个青光眼 医生:有些人不宜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近年来3D电影受到追捧,然而前阵子,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眼科接连收治两名眼疾患者,都是3D眼镜引发眼疾。一个是男孩明明(化名),看完电影没多久眼睛奇痒无比,染上了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另一个是40岁的张先生,看完电影眼压升高,视物模糊,青光眼复发。

医生提醒,影院使用的3D眼镜若没消毒好,可能会引起红眼病。此外,有青光眼病史、四五岁以下孩子最好不要看3D电影。

看完3D电影 两人去看眼科

染上红眼病的明明,今年6岁。前些日子,影院有3D动画片上映,爸妈便带他去看。没想到回家后,明明眼睛奇痒无比,他拼命揉,结果次日一早眼睛疼,而且红通通一片。在省级机关医院眼科,林泰南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发现明明眼结膜出血很厉害,伴有水肿和黄色分泌物,是典型的急性结膜炎,也就是俗称的红眼病。一番询问,林医生找到了病因——明明戴了影院公用的3D眼镜。

随后,林医生又接诊双眼疼痛难忍的张先生。张先生说,前几年他得过青光眼,长期用眼药水,眼压控制得很好。有一次,他在电影院看了一场长达3小时的3D电影后,眼睛很不舒服。次日早上,眼睛胀痛难忍,看不清东西。“你这是青光眼加重的表现,是看3D电影导致的。”林医生检查发现,张先生的视力只有0.4,而且眼压很高。

经过治疗,明明和张先生的症状都逐渐好转。

医生提醒:一些人不宜看3D电影

“虽然这两人是不同的眼病,但都是3D眼镜惹的祸。”林医生说,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不同的细菌和病毒,3D眼镜并非单人专用,如果消毒不严格,就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传播眼疾。尤其是夏秋季节,细菌和病毒活跃,红眼病进入高发期,若患者戴过的眼镜被另一个人再戴,感染几率会大增。孩子免疫力低,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林医生表示,并非人人都适合看3D电影。像张先生这样,有青光眼病史,本来就不宜在黑暗环境中用眼。3D眼镜带来的立体感,需要观影者的眼睛不断调节才能完成,加上3D电影声光效果强烈,容易引起眼压升高,导致急性青光眼发作。

“建议14岁以下的孩子少看3D电影,四五岁前不要看。”林医生说,3D电影很容易引发视觉疲劳,孩子长时间看3D影片,眼睛会非常疲惫,容易造成假性近视、斜视、弱视。

林医生还提醒,看3D电影最好自备眼镜,如果没有眼镜,最好用酒精棉球擦一下公用眼镜。在观影过程中,不要用手擦眼睛,看完电影后要及时洗手。看3D电影时,尽量选择中间或偏后的座位,每看30分钟左右就应把3D眼镜摘下来,让眼睛休息一下。

相关新闻
吃水果就拉肚子又查不出问题 医生:可能患肠易激综合征

台海网6月12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小徐生完孩子一年多了,一吃水果就拉肚子。她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近日,她咨询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得知自己可能得了肠易激综合征。 小徐近29岁,生孩子前,很爱吃水果。但自从生了孩子后,她发现肠胃变得异常敏感,经常拉肚子,尤其是吃了香蕉、西红柿、榴莲等水果后,不仅容易腹胀、放屁,...

电影《最好的我们》厦大路演 众主创与师生分享青春记忆

电影《最好的我们》主创演员与厦大师生合影 (主办方供图) 东南网5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刘玮)5月30日,电影《最好的我们》导演章笛沙携主演何蓝逗、方文强、高文峰来到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与八百余位师生亲密互动交流观影感受,分享青春里的美好回忆。该电影将于6月6日正式上映。 ...

点亮文明村居 厦门海沧区启动星空影院

台海网6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余健平/文 常海军/图 通讯员 熊东帆)在电影中回忆峥嵘岁月,在电影中唤起拳拳爱国心。昨晚,由海沧区宣传部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70年光影记忆·点亮文明村居”海沧周末星空影院活动在新阳街道霞阳市民公园正式启动。   据悉,从昨日起...

音乐片《花儿与歌声》全国热映 路演到广州

《花儿与歌声》路演到广州 导演:选对小演员就是给角色加分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曾俊)音乐故事片《花儿与歌声》正在全国热映,影片呈现的兄妹情让不少观众泪目。6月1日,该片导演蕾子携一众主创到广州路演,吸引几百名孩子参与。导演表示,希望以此为开端,引导同行创作更多适宜儿童观看的电影。 该片改编自曾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同名小说,色调偏明亮和...

外媒:洋导演自掏腰包拍摄“真实中国” 打破对华偏见

参考消息网5月30日报道 外媒称,在拍摄了关于中东和南非的纪录片之后,阿根廷编剧费德里科·马塞略将自己新电影作品的主题定为中国。他亲自前往中国拍摄电影《从这里到中国》,并亲自担纲主角,以主角的身份了解、接近中国人并与之互动。事实上在阿根廷居住的中国人众多,他们已经是阿根廷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据阿根廷《号角报》网站5月28日报道,《从这里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