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博幼儿园老师在教孩子表演凳子操。
台海网4月23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近日,福州仓山小茉莉胪雷幼儿园和仓山晟禾华宏幼儿园,被新认定为“仓山区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至此,仓山区共有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2所,提供普惠学位近9000个。
一直以来,为了让孩子上一个性价比高的幼儿园,家长们总是煞费苦心。为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福州市坚持公办和民办“两条腿”走路,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政府掏钱补助民办园,受惠的当然是家长。那么,普惠园到底惠在哪儿?吸引民办园成为普惠园的动力又是什么?近日,记者展开走访调查。
民办园成为普惠园 家长实实在在受益
何女士家住鼓楼区江厝路一带,她的女儿今年就要上幼儿园了,最近她考察了附近的五六所幼儿园,收费情况、园区环境、教学理念、离家距离等因素,都是她重点关注的内容。“以前挑一所中意的幼儿园真的不容易,不是难就是贵,最近两年情况好了很多,因为周边很多品质不错的民办园都是普惠园了,对我们这种工薪家庭来说,可是大大的福利。”最终,她选定福州红博智能全纳幼儿园(以下简称红博幼儿园)为第一目标,“这是一所老牌民办园,名气、口碑完全不输公办园,成为普惠园后费用也降了很多”。
何女士口中的“普惠园”正是时下的热门词汇。普惠性幼儿园由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构成,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包括“政府购买普惠性服务民办园”和“提供普惠性服务的幼儿园”。普惠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具有办园资质,面向社会大众招生,以合同约定的方式接受政府最高限价,享受政府购买服务。
位于市直湖前小区的红博幼儿园,是一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017年9月加入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行列,园区现有幼儿400多名,分大中小23个班。“成普惠园后,家长每月的保育保教费从人均1620元降到780元,一年下来可以节省7560元,大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林园长介绍。
令家长惊喜的是,保教费降低了,幼儿园办学却更规范了,品质也在不断提升。目前,每一所普惠性民办园都已纳入片区管理,由片区内优质的示范性幼儿园引领。走进红博幼儿园,记者看到,占地2500多平方米的校园环境优美、配套齐全,有培养幼儿兴趣与能力的多功能厅、绘本馆;还有功能多样的大型玩具,训练孩子体能、探索力的攀爬墙……林园长介绍,加入普惠园后,幼儿园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增加玩教具的数量和种类,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