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钦(左)的帮助下,家属签署了捐献器官同意书。(资料图)
台海网5月4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面对家人的死亡,或许您还有一种选择可以延续他的生命,您是否愿意捐出他的器官?”
这是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说了千百遍,却每说一次还需要酝酿很久的话。
2010年3月,我国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一职业随之产生。2014年我省开始组建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目前全省持证的全职协调员只有8人。
他们是生命尽头的天使,日日游走于可能的捐赠者之中,只为听到一句“我愿意”。他们让死者身上的器官,在生者的身上获得新生。
“五一”劳动节前夕,记者走近这8名协调员,揭秘这份职业背后的艰辛与悲欢。
24小时开机
全年“在路上”
4月28日,福州总医院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内,记者见到了省卫计委福州总医院器官获取组织的8人团队——吴晨光、龙沁、杨昌城、林钦、吴承耀、池小斌、江哲龙、冯燕,他们平均年龄30多岁。
记者注意到,“90后”杨昌城的头上还扎着针。“我们都是医护人员出身,因为太忙了,平时很难聚齐,碰到的时候就互相帮忙扎个针,缓解疲劳。”杨昌城笑着解释。
“因为人手远远不够,我们把全省分为4个片区,两人负责一个片区。”该组织负责人郑凯介绍,8名协调员的家都在福州,每周一在福州开碰头会,其他时间都在各自片区的医院寻找“潜在捐献供体”,一年到头都在路上。许多医院的脑外科重症监护室外,常能见到他们坐在地上,默默等待与家属交流的机会。
“我们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杨昌城说,符合条件的供体一般都是因为颅脑外伤或脑血管疾病而脑死亡的病人。意外发生的不定时性、供体心脏停搏后获取器官的时效性,决定了协调员必须24小时待命、说走就走、分秒必争,一忙起来就没日没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