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江区的南仙茶摊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落实到“复活旧茶摊、讲述好故事”的定位,让小茶摊成为周边群众学习闽都文化、传播正能量的好平台——优秀文化,在茶香中传扬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每个周日下午,在位于福州台江区的南仙茶摊里,都会聚满一群拥趸。清新淡雅的茉莉花茶香中,开始一场关于福州传统文化和身边正能量故事的“攀讲”。自2010年创办以来,每年中除了制茶时节最忙碌的几个月,南仙茶摊的“攀讲”期期不落。 近来,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南仙茶摊的“攀讲”主题。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等内容,在南仙茶摊连续多期成为“攀讲”热门话题,激发起一批又一批听众对闽都文化的热爱、对社会正能量的弘扬。这个并不起眼的小茶摊,成为福州市第一批市级社区教育品牌。 传承创新,“攀讲”闽都文化 “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三山是福州建城的历史根……”近日在南仙茶摊开讲的《漫说三山》,由闽都文化志愿者方杰主讲,是南仙茶摊有记录以来举办的第191期。 20多平方米大的茶摊里,几十名听众静坐聆听。主讲人并不是一味灌输,而是时不时和听众交流几句,有的听众一时兴起,也会站到大家面前“攀讲”一番。每期两个小时,次次都是热烈融洽的氛围。 这种氛围是南仙茶摊对福州旧时茶摊文化的传承创新。茶摊、书场、澡堂曾经并称福州“休闲老三宝”,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符号。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休闲老三宝”与市民渐行渐远。 2010年,在已故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老先生的倡议下,南仙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翁文峰依靠自己的店面,办起了南仙茶摊。虽是茶摊,却与旧时大不同,既不是歇脚场所,也不像用于商务洽谈、棋牌娱乐的茶艺居,而是一个宣讲闽都传统文化的新平台。 三坊七巷的红色之旅、叙说鼓山风情、老福州记忆之传统手工编织……从南仙茶摊近期的“攀讲”主题就能看出,优秀的闽都传统文化是最受关注的内容。“茶摊无偿提供茉莉花茶和小茶点,先后邀请几十位福州知名文化学者过来开讲,内容既有文化底蕴、风土人情,又有逸闻趣事、身边故事。”南仙茶摊主人翁文峰介绍说,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仙茶摊接地气、“虾油味”的座谈形式,让茶摊成为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中让更多听众感受闽都文化的魅力和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
台海网1月14日讯 据海峡网报 者昨日获悉,福州市政府日前任命多名领导干部。经研究决定: 王镜秋任福州市交通委副主任,免去其福州市道管处处长、福州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处处长职务; 陈新旭任福州市卫计委副主任,免去其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陈友义任福州市粮食局副局长; 张毅任福州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郑继业任福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