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需健全管理机制 加大执法力度
海都记者咨询了福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人员。据其介绍,目前全国已发生多起关于“整形贷”的投诉,一些整形机构推出的分期付款服务,在向消费者介绍贷款业务时,并不告知贷款的具体金额,让消费者在浑然不知中不得不为各种苛刻的贷款附加条件埋单,而且主要将目标群体盯上了校园学生和一些刚工作的年轻人。
消费者委员会人员提醒,消费者应要求美容机构如实告知相关情况,包括提供了哪些具体的美容医疗服务、相应的医疗服务费用是多少等等。一旦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可以向消委员、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申诉,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针对目前的乱象,需要强化对借贷公司等金融机构、美容机构的监管,包括: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制定监管制度等。
感谢市民黄先生,奖励100元
□点击
校园贷变身“整形贷”
花明天的钱 入今天的坑
综合媒体报道,继“校园贷”“培训贷”等种种贷款后,“整形贷”“美容贷”最近又盯上了在校大学生和年轻人。
11月,长沙一名17岁女生自曝,因整形借贷,无力偿还后被迫卖淫。杭州一名网络女主播也陷入“整形贷”,被安排做“免费整形”,结果负债4万元。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的杨舒也表示,她曾到北京某整形机构咨询双眼皮手术,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了分期付款的方式,好在她最终没有做手术,不然很可能陷入贷款陷阱。杨舒说,这种分期付款的方式很普遍,对经济能力不足的大学生和年轻人来说,的确提供了方便。不过,在读大学生大多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不少整形机构在拉客户时的承诺与实际操作完全不一样,都是一步步引诱消费者上钩。
目前,针对“整形贷”,消费者叫苦不迭。特别是一些整形机构推出的分期付款服务,在向消费者介绍贷款业务时,并不告知贷款的具体金额和利息,让消费者在浑然不知中不得不为各种苛刻贷款附加条件埋单。此现象引发舆论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整形机构以各种理由促使消费者贷款,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违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华网评论指出,这哪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而是“花明天的钱,入今天的坑”,国家监管机构必须出手,整顿“鱼龙混杂”的整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