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
“许多人以为叫‘海绵公园’的才是海绵公园,其实不是这样的。”黄贝琪介绍,有不少公园有运用到海绵技术,只是名称不一定叫“海绵公园”。而且今后海绵设计和海绵技术会更多的运用在公园建设中。
6月份完工的温泉公园扩湖工程中,就有许多地方运用“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如湖区南侧浇筑的长约150米的方形箱涵,南向连接起温泉公园湖体和五四河。当五四河水上涨时,通过智能化控制,导流排涝;温泉公园的部分园路与湖体过于接近,扩湖工程完工后,部分硬驳岸将改造为“草坡入水”的软驳岸设计。而且,环湖步道全部采用了生态透水砖,雨天不带水、不湿鞋,还能自然渗透,形成地下水融入湖区。
作为先期开工的井店湖、涧田湖、义井溪湖和洋下海绵公园,目前攻坚进展顺利。记者从市城乡建总和市政建设开发公司了解到,这“三湖一园”均可在6月底前实现湖体蓄水,实现各自的调蓄错峰或滞水净化作用。项目人员日夜加班,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双达标。
而发挥了洋下海绵公园生态景观和雨水蓄渗的主体功能的,正是优先利用的水生植物、透水材料、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区等这一个个“海绵体”,来实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达到“缓排缓释”效果。在景观方面,还将围绕湖面,设计建造人工凹地、休憩水榭、湿地体验园、休闲广场等多个休闲节点。
福州去年成为第二批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目前建设中的一批海绵公园或运用海绵技术的公园、道路、小区等,都将大大推进福州建设海绵城市的步伐。今后,海绵理念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