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梁二平,深圳晚报副总编辑、知名海洋文化学者。
著有海洋文史地理著作《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中国古代海洋地图举要》《中国古代海洋文献导读》《败在海上——中国古代海战图解读》《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等。部分著作翻译介绍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州的海洋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深圳晚报副总编辑、知名海洋文化学者梁二平用“辉煌”二字形容之。
为著《败在海上——中国古代海战图解读》,梁二平2011年曾来过福州,特地到马尾实地考察。这一次,在参加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第25届年会之际,他再次来榕,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畅谈他眼中的“海上福州”,包括百年前那场惨败的马江海战,以及今年正好150周年华诞的福建船政。
与马尾结缘于寻找海战史料
梁二平在他的《败在海上——中国古代海战图解读》一书中,透过近160幅古代、近代关于中国的海战图(画),笔墨大开大合只为说明一个意思:“败在海上”,令人不忍卒读。书中第二节“清法马江海战”正是发生在福州马尾。为写这篇文章,他曾于2011年来过福州,造访过马尾造船厂的厂史馆,寻找法国友人于2006年捐赠的马江海战图和照片等珍贵资料。
站在马限山上,望着滚滚东流的闽江水,比照着海战图,以及实地考察古炮台,梁二平再一次论证,百年前这场战役,是一场完全可以不输的海战,至少也该是鱼死网破的结局。
“如果是上午涨潮时大清发炮,清军将以舰首炮击法军舰尾;如果是清军泊在下游,法军泊在上游,不论何时开战,法军都会被堵在港口内,逃不出去。如果两岸10余座炮台,不是炮位固定死,只能攻击下游,不可调转炮口对上游攻击的话,也可以夹击江中的法舰,不至被动地让法舰一路沿江,从背后一个个击垮,让敌人全身而退。但历史没有‘如果’,哪怕是最简单的一步也不会改变。”梁二平在《败在海上——中国古代海战图解读》一书中写道。
梁二平说,这是马尾的一段海上历史,是一段需要铭记的耻辱史。可惜,不仅百年前的“新闻”中,将完败变成了完胜,而且如今的许多文献中也回避了这场战役中的“蠢”。他建议,要更为全面地展示马江海战。譬如用沙盘的形式还原整个战场,标明双方军事实力,解释当时怎么败的,为什么败;可以运用高科技,比如VR技术,让来访者通过科技的力量“穿越时空看到海战情景”,这样能让参观者——我们的后代更直观地明白当年败在哪儿。只有鉴古知今,才能心中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