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小天生前暑假期间基本宅在家中
小天的家,在仓山区建新镇高宅村的一个城中村内,民房二楼靠边的房间,就是他生前居住的地方。墙上那台电视机和桌上的零食,是他生前最喜欢的。
父亲王贵已经记不起来,自己来福州有多少个年头了,他只知道,自己刚到福州的时候,外贸中心酒店是福州最高的楼。
“我们上班的时间,是早上5点多到晚上5点多,回家时在村口总能看见孩子在那里等。”王贵说,孩子在三山学校念小学二年级,6月23日开始放假。每天早上,他出门时便将挂在门外的大锁摁上,将儿子关在屋内,让他自己看电视、吃零食,到了上午7时许,住在对门的(小天的)嫂子才会来将锁打开,让他自由出入。但孩子非常懂事,从不在外乱跑。
“午饭通常就在孩子的嫂子家里吃,”王贵说,去年暑假,房东家的保姆在家照看老人,自己便每月给保姆300元钱,让她帮着看一下儿子,今年保姆走了,儿子便每天都在家里,有时候其他孩子来玩,几个人就一起在屋子里看电视,小天还会将桌上的零食分给他们吃。但小天并不排斥这样的假期,他有时候还愉悦地对王贵说,“爸爸,你把我关在家里吧,没事。”
而如今,孩子们最喜欢的假期才刚刚开始,8岁小天的人生却结束了。他再也无法完成那剩下的47页暑假作业。
心理专家 同行孩子逃避的举动或跟接受到的教育有关系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翁进解析,在发生这种紧急情况下,孩子们都会感到害怕,可能他们曾犯过一些错误时,受到家长的严厉批评,因此在发生这类事时,最开始想到的,是先规避自己的责任,避免被责骂,于是产生了隐瞒家长的念头。而年纪较小的孩子,又容易受年龄较大孩子的怂恿,在从众心理下,孩子们便不敢向家人透露此事。
翁进说,可以判断的是,孩子做出这样的举动,多多少少跟他接受到的教育是有关系的,如果家长或老师乃至社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曾经告诉过他,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拨打什么样的电话求救,应该怎么去解决和面对,多一些正面的引导,孩子可能就不会做出这种逃避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