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12月26日讯 据福州日报消息,记者24日从马尾区文体局获悉,修缮亭江炮台时出土了一座重达3吨的清代道光年间铁炮。据文史专家推测,该炮可能在中法马江海战中使用过。
24日下午,记者来到亭江炮台公园。刚出土的铁炮靠在南般山山腰的前沿炮台里,大炮长3.55米,炮口直径45厘米,炮尾直径50厘米,射程为600米~800米。铁炮炮口处有“道光二十一年,仲冬,闽浙总督堂部颜,钦差大臣怡”的烙印字样。亭江的文史专家杨成和告诉记者,“颜”和“怡”分别代表当时负责监制铸炮的闽浙总督颜伯焘和钦差大臣怡良。根据时间推算,该炮应该是在鸦片战争第二年修复闽安炮台和战壕时铸造。他推测该炮参加了中法马江海战。
据介绍,亭江炮台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重修,光绪六年(1880年)、十二年(1886年)两次复修,与长乐的象屿炮台相互呼应、扼守闽江,形成闽江口第二道防线。光绪十年(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华舰队在马尾突袭福建水师后,遇亭江炮台官兵顽强抵抗,后法国海军陆战队登岸包抄,夺取并毁坏炮台。杨成和推测此次出土的铁炮可能是在炮台毁坏时被滑下的山体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