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岭的英文译名到底哪一个是对的?这种译法有什么依据?20世纪的外国人又是怎样称呼福州、厦门呢?……昨日,有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福州方言对译名影响大
“1979年,我国才在国际上统一使用汉语拼音直译法,在这之前,比较通用的是邮政式拼音。按照邮政式拼音,Kuling不是鼓岭,而是庐山的牯岭,鼓岭正确翻译应该是Kuliang。”在微博上发布这一信息的网友“@红衣棒糖人”说,在一则新闻里看到美国人加德纳的夫人曾经在找鼓岭时,居然找到庐山牯岭,觉得十分奇怪,所以特意找出了一些老照片的英文注解,这才找出了鼓岭旧时的正确英译名。
昨日,福州闽船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杨帆,查阅了福建省档案馆客邮档案后,证实了网友“@红衣棒糖人”的说法。
“邮戳地名是最具权威性的。1902年,大清邮政开办鼓岭夏季邮局,至1948年鼓岭邮政关闭,它的邮戳地名一直为‘鼓岭KULIANG’。所以那个时期除了Ku-liang这个名称,关于鼓岭的其他译法都是不正确的。”杨帆说,“有些媒体也有把鼓岭错误地写成CULING,这可能是信封上的邮戳有点磨损,所以有人把‘K’看成了‘C’,把A看漏了。”
“Kuliang与福州话‘鼓岭’的发音十分接近,可能当时邮政式拼音有参照福州方言的发音。”杨帆说,类似的翻译
有Foochow(福州)、Amoy(厦门)、IngTai(永泰)、Kushan(鼓山)等等,这些都是1906年“帝国邮电联席会议”统一地名拼法时使用的译名,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逐渐被汉语拼音取代,这也可以看出福州方言对外语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英文翻译不同
“除了汉语拼音和Kuliang,鼓岭在其他时间段是否还有其他英译名,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猜测应该不止这两个。”杨帆说,以福州为例,它曾用过的西洋译名就有8、9个。
据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工作人员林键研究,福州最早的西洋译名是13世纪末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将福州翻译作“Fugiu”。之后,荷兰人、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等曾用过不同的译名来称呼福州。直至19世纪末,“Foochow”成为英美官方文献记录福州的通用译名。
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也说,对于一个地名的称呼,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汉语称呼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更何况是外国人对我们的称呼呢。不过能够知道一段时期的确切的英文译名,这肯定对文献资料的查询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