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遮阳棚真是既有‘颜值’,又有实用性,为这个民生项目点赞。”昨日,骑车经过津淮街与田安路交叉路口的市民陈先生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交通岛竖起了4座硕大的遮阳棚。全身纯白,造型飘逸,站在闹市街口,亭亭玉立,宛如“白精灵”,为往来的市民车辆遮阳挡雨……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市区津淮街与田安路交叉路口四个渠化岛上的遮阳棚于2日全部安装完成。
据悉,为缓解非机动车驾驶人在交通路口等待红绿灯时被烈日暴晒及淋雨等问题,市城管局市政中心选取田安路与津淮街交叉路口的4个渠化岛作为遮阳棚试点先行建设,为后续工程积累经验。此次试点工作,主要考虑田安路与津淮街交叉路口四个方向都有比较规整的交通岛,而且交通过街需求量比较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太好了,有了这个遮阳棚,电动车和行人在等待红绿灯时就可以在棚下避日了。”“市民在等待红绿灯时免受日晒雨淋,减少市民闯红灯、越线停车等问题,将有效提升道路交通秩序。”“期待市区更多的红绿灯路口可以增设遮阳棚,在恶劣天气下,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还可以有效减少闯红灯等交通乱象。”……记者在现场走访时,不少市民纷纷为新启用的遮阳棚点赞。
“刚安装完成的路口遮阳棚,以挡雨遮阳功能为主,同时兼顾城市景观。”据市城管局市政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遮阳棚主体采用钢管骨架支撑的PVDF张拉膜结构,具备防雨、隔热、抗紫外线等复合功能,可抗12级台风,伞形棚顶设计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兼顾城市景观协调。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10个路口继续建设遮阳棚设施,由市城管局负责,列入2025年泉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10个路口的选址欢迎市民朋友们建言献策。
来源: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