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市发布文明祭祀倡议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刺桐含翠寄追思,古港春深念亲恩。清明节是慎终追远、传承家风的重要时节。为弘扬“厚养薄葬”传统美德,倡树文明节俭、绿色安全的治丧、祭祀新风,擦亮泉州“世遗之城”的文化底色,24日,市委文明办与市民政局联合发出《“海丝泉州新风尚 文明清明寄相思”泉州市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文明祭扫,同时提供各地“云祭扫”平台信息指引。

厚养尽孝传家风,简办丧仪树新风。重孝在当下,薄葬显真情。倡导老人在世时多尽孝心,以常陪伴、悉心照料践行孝道;老人逝去后从简治丧,不攀比排场、不铺张浪费。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推行简约庄重的告别仪式,摒弃沿街游丧、焚烧纸扎、高音扰民等陋习。鼓励以家庭追思会、家风故事分享等形式寄托哀思,让孝道回归真挚情感。

文明祭扫护生态,低碳追思守文脉。一束鲜花寄深情,云端哀思更清明。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踏青、丝带寄语等绿色方式缅怀先人,拒绝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污染行为。鼓励通过“云祭扫”平台在线献花、书写家书、制作电子相册,让思念跨越时空,以文明之举守护清源山绿意、洛阳江水清。

安全祭扫除隐患,移风易俗护家园。预约错峰行,防火护山林。严格遵守祭扫场所规定,提前预约、错峰出行,优先选择公交、拼车等绿色方式。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墓地,杜绝火灾隐患;主动配合现场疏导,不扎堆、不拥堵,以有序祭扫彰显文明素养。自觉抵制私建墓地、占用耕地等行为,共同守护“世遗泉州”的绿水青山。

党员先锋做表率,世遗名城共担当。干部带头行,清风润刺桐。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应以身作则,主动带头践行文明祭扫、丧事简办新风,拒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积极宣传文明治丧理念,带动亲友邻里践行“厚养薄葬”,争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世遗保护的践行者。

来源:泉州网

相关新闻
泉州市定居台胞张建奎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近日,记者从泉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获悉,全国台联理事、泉州市人大代表张建奎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记者了解到,张建奎从艺年限46年,获“中国石雕艺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轻工大国工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其精通南派雕刻的浮雕、圆雕等技艺,其作品占据惠安石雕业的70%市场份额,推动了惠安石雕技艺及其产业高...

泉州市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意见出炉 4月初至5月上旬举行考试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泉州市印发了《2025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实施意见》。今年体育中考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试项目考试时间为4月初至5月上旬,采取多个考点同时进行的方式,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各区考点的考试时间。 今年体育中考考试对象为泉州市2025年所有参加毕业升学考试(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含应届生、往届生、回原...

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场景 泉州市中山南路拟设五大街区

目前,中山南路外立面修缮已接近尾声,鲤城专门出台泉州中山南路业态规划布局指引,拟设五大街区,旨在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场景。 根据这份业态布局规划,中山南路将设置五大街区,即中医药膳养生街区、艺文街区、万国风情街区、时尚优品街区、最城南体验街区。鼓励发展潮牌奢品、异国风情馆、旅游文创、文化演出类、非遗手工类、茶咖轻餐、原店商号、各级老字号等...

泉州市计划9月底前中心市区公租房轮候家庭“应保尽保”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为进一步破解中心市区(指鲤城区、丰泽区、泉州开发区)公租房轮候家庭多、轮候时间长等问题,对2024年12月底前的352户公租房轮候家庭,泉州市将通过盘活筹集市级投资项目剩余房源予以保障,计划在今年9月底前实现“应保尽保”。 保障模式 由市属国企通过盘活市级投资项目剩余房源,以市场化运营模式,专项供应公租房轮候家庭,再由政府给予轮...

完善社会救助“一事一议”机制 泉州市创新做法入选民政部“优秀案例”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名单》,共有14家单位提交的成果入选,泉州市民政局提交的“坚持目标导向,创新‘一事一议’,破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难题”成果案例成为我省唯一入选案例。 据了解,随着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传统困难家庭已实现应保尽保,但仍有部分群众因情况特殊、处境复杂或存在其他多样化、个性化的困难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