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佳圣)26日上午,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暨新版《闽台缘》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来自两岸学者嘉宾共150多人参加,其中台湾嘉宾50多人。
开幕式上,来自大陆、台湾和海外的嘉宾捐赠涉台谱牒12册、两岸家书167封,古籍、照片、证书等100多份涉台资料以及神像、瓷盘、工艺品等10多件实物。其中台湾收藏家田圻畅先生捐出两岸家书158封(其中台湾102封、大陆56封),家信、台湾历史、庙宇杂志等正副本资料100件以及《两岸情缘30年》手稿等。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出席活动并上台致辞,他表示,多年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发挥福建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着力促进两岸谱牒、家书和同宗同名村交流,为增进两岸基层民众交流与感情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的开幕,再次体现了闽台缘博物馆在两岸文化交流和融合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特地设立关于两岸家书的展览,给予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特地把父亲的家书以及个人的信件,一起带到泉州来。”台湾收藏家田圻畅先生向记者说道,在场的嘉宾们经常提到“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自己在从事有关两岸工作时,正是得到了许多有关部门和政策的支持,才能够将事情做好,同时帮助到这么多两岸的乡亲们。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上午还举行“闽台缘”公益基金签约仪式。“闽台缘”公益基金是全省首个以博物馆命名的涉台公益基金。该基金由泉州市慈善总会设置专账管理,主要用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征集、研究、保护反映两岸关系的文物文献;用于支持反映两岸关系的宣传传播、教育普及、展览展示、数字化建设等项目。
备受关注的新版《闽台缘》主题展览历时8个多月圆满完工并开幕,定于9月27日试运行。新版《闽台缘》主题展,将展览叙事逻辑线延伸至“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新篇章”,在原有展览七部分的基础上,新增第八部分“统一大业”。新增570多件展品,包括从台湾征集来的不少珍贵文物;运用最新的博物馆展陈理念,多媒体融合创新展示方式,打造沉浸式展馆,增加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此外,本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以“谱牒”“家书”两个主题征集论文,共征集到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学术论文113篇。经评审,共遴选学术论文71篇,其中台籍学者论文25篇。大会包括主旨演讲和分论坛专题研讨环节。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发表主旨演讲的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台胞黄清贤说,“在闽台谱牒文化的守护、传承、弘扬下,两岸的同胞将有机会实现心灵契合,共同迈向祖国完全统一的民族复兴伟业大道。”
当天下午,63位学者还参加了“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和“两岸家书的新时代作用”的分组研讨。据介绍,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自2013年首次举办“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至2019年已成功举办四届。
本次活动从9月25日持续至27日,由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档案馆指导,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活动期间还配套举办《寻迹闽台缘》捐书仪式、《成功在望——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主题文化艺术展》、“闽台缘 两岸情——博物馆之夜”文艺演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