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市铺开百个污水管网项目:顶管施工等减少破路 部分项目“白加黑”赶工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通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一段时间来,泉州市中心城区多条街巷开启污水管网建设。记者采访得知,到今年第三季度,全市陆续开工建设的污水管网项目将突破100个。为最大限度缓和因施工占道导致的交通压力,古城区的多个污水管网敷设项目采取减少破路的非开挖施工方案,部分项目采取24小时“白加黑”的赶工模式,力争尽快完成项目建设。

顶管作业现场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起拓 摄)

进入8月份,总长2.3公里多的新门街—涂门街,双向四车道的路面仅剩一个车道,供车辆单向通行,其他三个车道,每隔100多米就有一个6至9米深的顶管工作井或接收井。施工人员正在井内操作机械设备,将每截3米长的球墨铸铁污水管向与路面平行的地下五六米深处顶进。“地下环境适宜的话,一小时能够顶进3米,但如果遇到黏土、岩石,施工效率就不好说。”泉州水务集团权属水务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黄冰水告诉记者,为提高施工效率,尽量减少占道施工给群众带来的出行影响,目前新门街—涂门街段共投入5个施工班组、4套顶管设备,多点平行施工,每天三班倒、不间断作业,力争10月底前完成主干道的污水管网建设。“通常来说,顶管施工是采用一套顶管设备逐步顶进,先完成已有位置顶管作业,再挪移设备开启新一段路的施工。当下这种多套设备平行施工的赶工法,为的是在确保质量安全情况下最大限度缩短施工时间。”一名施工人员说。

据市污水治理指挥部相关人员介绍,新门街—涂门街新铺设的污水管属于市政污水主干管,分为DN800、DN1000两段,与南俊路、东街、百源路、中山路等周边街巷、小区的污水支管、连接管的关系就像鱼主骨架与鱼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只有污水干管、支管、连接管以及接户管都建设完成、串联成片了,才能从源头避免污水入江入河,扭转部分区域雨污混流的情况。”目前,南俊路、东街、百源路、中山路等道路污水管网提升完善项目同步实施中,未来,这些道路沿线的生活污水,都将流入新门街—涂门街市政污水主干管中,再经涂门水关污水泵站转至下游市政污水干管,最终进入宝洲污水处理厂。

作为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推动污水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管网建设改造将有效推进雨污分流,防止污水直排,进而实现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泉州市提速污水主干管、支管及连接管建设,将收集污水的管网延伸到每一个住宅小区、单位、学校、商超等。截至7月底,全市已新建污水管网386.98公里,其中中心市区加快污水管网全覆盖建设,已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96.63公顷。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相关新闻
批量发运铁路新型通风集装箱 福建首次 泉州发出

24日10时35分,48056次列车搭载着14个新研发的通风集装箱,满载299.68吨豆粕,从泉州施厝站驶向邵武站。这是福建省首次批量发运的铁路新型通风集装箱,标志着豆粕在铁路运输方式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东南沿海地区大豆加工和畜禽养殖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资运输保障,进一步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 据了解,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蛋白质含量高,...

央视主持人李佳明:致敬有情有韵有容之城——泉州

“泉州是我工作时生活最久的城市。”作为2016年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的主持人,李佳明曾在泉州住了半个多月。走遍泉州市区的主要景点,品尝地道的闽南美味,李佳明回到北京后,写下了《半月时光,半生回味,致敬有情有韵有容之城泉州》一文。暌违八年,再次来到泉州主持,李佳明感慨泉州的气度和自信度显著提升,“这座城市是冲刺的状态,有激情、有梦想”。 谈泉州之旅...

泉州15个代表项目现场签约

昨日,15个文化产业代表项目在大会现场签约,其中,重大文化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79.3亿元;重点旅行商合作项目4个,分别是厦航国旅泉州分公司与菲律宾有利东方旅游有限公司、泉州空港旅行社有限公司与新加坡缤纷假日有限公司、泉州旅游协会旅行社专委会与猫途鹰OTA平台,以及泉州市假日供给旅行社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毓诚假期有限公司合作。 11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概况...

世遗之城泉州核心价值何在 收录遗产构成体系核心研究内容新书发布

为普及泉州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在泉州市文化强市建设暨2024年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突出普遍价值研究报告》新书发布。 该书对泉州项目申遗文本技术核心内容进行提升,收录的突出普遍价值及遗产构成体系的核心研究内容,向世人讲述了10—14世纪中国开放、互信、对话、融合、进取的海洋文明发展理念和推动世界海洋贸...

“剧游泉州”首批微短剧杀青 展现泉州多元文化魅力

7月,泉州市文旅局启动“剧游泉州”文旅微短剧创作计划。昨日,记者获悉,第一批微短剧作品已杀青。 微短剧创作方向包括挖掘泉州海丝文化、传统文化、侨批文化、海洋文化、乡村振兴和品牌故事等六大方向。到目前为止,已有来自泉州各大影视公司与融媒体中心相继推出18部“剧游泉州”优秀文旅微短剧,它们或温情脉脉或扣人心弦,为观众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泉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