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何美娇 林佳圣 通讯员 王鹏达)8月23日上午,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福建泉州举行。本次活动以“弘扬‘海丝’精神 促进文明互鉴”为主题。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出席并致辞。世界旅游联盟主席、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张旭,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福建省乡村促进会会长许维泽,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经济日报社原社长兼总编辑张小影,福建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龚高健,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文捷等出席活动。
伴随着极具观赏性的刣狮表演《狮阵雄风》,发布活动的序幕正式拉开。本次活动结合泉州特色文化,通过视频演绎、专家解读、书画作品创作展示、音乐舞蹈及提线木偶戏等多种文化展示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创新表达、创意解读“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南音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南音名谱《走马》以八骏为题材,音调古朴、节奏鲜明,生动地表现了骏马展足的动态,体现了南音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鲜花簪满头,蚵壳做起厝。”舞蹈《蟳埔·海韵》展现了泉州蟳埔海边,一个个盘头簪花,穿大裾衫、阔脚裤的蟳埔女们用婀娜舞姿传递着浓浓的闽南风情。她们常年在海边任劳任怨地织网挑鱼,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定格成一幅美丽的渔村风景图。
2024“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环节,在现场参与揭晓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通过一段精彩的动画视频演绎,“惠”字最后出现在大屏幕上。经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学者评选推荐,“惠”字最终在9个候选汉字中脱颖而出,成为2024“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博导黄天树对年度汉字进行了专业解读。他表示,惠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说文解字》说:“惠,仁也。”本义指仁爱,仁爱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分人以财、给以好处,故引申指施舍、恩惠和好处。“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基础设施,促进发展,为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人类的“幸福路”。推进“一带一路”就是要让共建成果惠及各国人民,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就是:施惠于人,惠及远方,互惠互利,平等互惠,互惠关税。“惠”是各方受益,惠及全体,没有“惠”,“一带一路”就成了空谈。
活动现场,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线木偶、中国书法和宣纸相结合,创意发布2024“一带一路”年度汉字。泉州木偶戏艺术家通过木偶书法表演,现场书写年度汉字“惠”。当代中国画坛著名大写意书画艺术家、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录成专为本次活动创作了国画作品《腾越》。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条形成于秦汉的远洋航线,经唐、宋、元日趋发达,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张录成用天马作为丝绸之路的精神符号,用马的千里之行表现丝绸之路千年不断的历史文化。大笔大墨的雄浑化作群马奔腾的豪迈,从历史的烽烟与万里的波涛中浮现,带着所向披靡的自信与进取,展现了走向世界的意愿与开放包容的情怀。活动现场,来自当地中小学校的学生代表还展示了他们在汉唐宣纸上书写的活动主题和“宋元中国 海丝泉州”书法作品。
作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重要的人文交流品牌,“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已成功举办八届,为弘扬汉字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互鉴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传播效果。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更好地宣传泉州在推动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