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郑成功是一座跨越时空的和平桥梁——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见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今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400周年。

8月9日至11日,以“英雄的弦歌,奔跑的时代”为主题,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在成功故里——泉州南安举行。

从历届文化节和相关主题纪念活动看,本届郑成功文化节创造了“四个首次”:首次以成功信俗为主题,举办两岸中华道教科仪交流活动;首次以成功精神为纽带,建立港澳台青年同心交流基地;首次以成功文化为桥梁,入岛相邀实现“双向奔赴”;首次以成功品牌为核心,打造文旅相融的南安城市IP。

而以更深远的历史眼光观察,记者发现,从共同纪念到共同传承,从友好协商到共赢发展,从“首来族”盼成“常来族”,本届文化节以生动事例充分表明,郑成功是一座跨越时空的和平桥梁。  

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8月9日至11日在郑成功故里泉州南安举行

本届郑成功文化节嘉宾呈现台青多、“首来族”多的特点

泉州市港澳台青年(南安)同心交流基地授牌,两岸青年携手共赢多了新平台。

海峡两岸中华道教科仪活动,让台湾信众感到这是“学习正统科仪规范,承接祖庭信仰香火的过程”。

共同的英雄

以爱国主义精神感召两岸人民

郑成功(1624年—1662年),福建泉州南安人。1624年,郑成功出生在日本平户。1630年,郑成功随父回到故乡南安求学成才,自此开启肩负民族大义、率军保家卫国的传奇人生。1662年,他率军驱逐荷兰殖民者,成功收复台湾。复台之外,郑成功还致力于宝岛开发建设,为台湾的初步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被台湾民众尊奉为“开台圣王”。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300多年来,两岸民众始终铭记郑成功开台复台的丰功伟绩。在他的家乡泉州、南安,郑成功塑像、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墓、延平王祠、海上视师石刻等等,相关史迹、纪念场馆十分丰富,而在台湾,主要奉祀“开台圣王”郑成功的宫庙就有203间。

为弘扬郑成功精神和郑成功文化,挖掘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由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主办的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安举办,吸引两岸66位郑成功研究专家提交72篇论文,其中有7篇来自台湾省作者。

“郑成功既反对民族压迫又反对外来侵略,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双料英雄。”在国际郑成功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郑栋梁看来,大力传承弘扬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大业极具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这也是两岸有识之士的一致看法。“历经岁月沉淀,‘郑成功’三个字犹如一种图腾、一种信仰、一种文化,其爱国主义精神深深融入中华儿女、两岸同胞的灵魂与血脉。”南安市委书记张桂森表示,以节为媒,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将在传唱成功精神中,紧密血肉联系,进一步激荡共鸣、契合心灵。

“郑成功是两岸同胞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前来参加文化节的新党主席吴成典告诉记者,郑成功在台湾印记和影响无处不在,台北市有延平区,南投县有国姓井,台东县有延平乡,台中市有成功路……不胜枚举。以郑成功为共同的骄傲,他认为,两岸人民“当常思血脉相通之情,发扬郑成功精神,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携手合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双向的奔赴 

在赓续文脉友好协商中更亲近

两岸文脉同根同源,根在祖国大陆——这一两岸人民的共识,在本届郑成功文化节上又有生动注脚。

“奏板到底该怎么拿?”8月10日,在“成功归故里”两岸民间信俗交流活动中,两岸宗教团体在观礼各自的科仪后,细致地交流探讨了起来。

本届文化节上,南安首次以成功信俗为主题,举办两岸中华道教科仪交流活动。“我们先做郑成功祝寿科仪,台湾再做护国天尊科仪。”南安市道教协会会长杨昌仕介绍,两岸在科仪上不尽相同,台湾各地也不统一,“台湾已经近百年没有完整的正统中华道教科仪了,希望通过交流,互相观摩探讨,进一步完善科仪”。

对此,全台奉祀“开台圣王”郑成功联合会总理事长郭胜全怀有同样的心情。“等待上百年,就等这一天。”他说,全台奉祀“开台圣王”郑成功联合会共有75间宫庙,此次组织大家前来交流、借鉴,有望促使科仪更加规范、统一。今后,两岸宗教团体在充分交流中形成并推广标准科仪流程,台湾同胞将深切感受到“到南安参加活动,是一个学习正统道教科仪规范、承接祖庭信仰香火的过程”。

这样的沟通协商、互促互进已是常态,本届郑成功文化节的时间安排就是两岸协商的范例。据南安市台办主任王碰生介绍,往届文化节一般安排在郑成功祭日举行,以便祭拜。今年正逢郑成功诞辰400周年,此前南安拟改为郑成功生日当天也就是农历七月十四(即今年8月17日)开幕举办。但在沟通协商中发现,不少台湾宫庙习惯在郑成功生日时举行纪念活动。为了便于两岸信众共襄盛举,最后文化节提前至9日至11日举行。“这样台湾同胞有足够的时间到英雄故里参加活动,也来得及回台湾举行纪念活动,双向奔赴、共同圆满。”

恒远的传承 

祖辈带孙来“首来”盼“常来”

以郑成功为桥梁,本届文化节首次入岛面对面邀请。“以往通过邀请函、传真等进行邀请,今年7月,南安市组团到台湾开展郑成功文化主题交流,并就本届在南安举行的郑成功文化节进行了嘉宾邀请。”王碰生表示。

这般真诚邀约,吸引众多台湾同胞特别是台青“首来族”参与。据悉,此次参加郑成功文化节的近500位台湾嘉宾中,“首来族”占到近一半,首来人数和占比都大大超过往届。台中市国圣宫创办人之一陈传元说,在台湾省,郑成功文化同样凝聚情感力量。如台中市国圣宫的前身,就是当年到台中发展的云林县老乡纪念郑成功的联系点。多次来南安的他,此次特意带着儿子陈志瑜前来拜谒郑成功祖庙,这也是陈志瑜首次登陆祖国大陆。

事实上,两岸群众被郑成功精神共同感召,也在美食文化中感知“一家人、一家味”。9日晚,南安发布“成功家宴”美食IP,一席佳肴汇聚山海风味、传递成功文化精神。“两岸口味相似、饮食文化相同,连部分食材都一样,像‘跨海东征’这道菜主材是金门石斑鱼。”首次来泉的金门青商会会长陈玉岱连声感叹,这是家的味道。

从祖辈到儿孙,从“首来”到“常来”,从文化交流到经济发展,借由郑成功文化节的契机,两岸融合发展的故事越来越立体、越来越恒远——

港澳台青年,在南安有了共同的家。本届文化节开幕式上,“泉州港澳台青年(南安)同心交流基地”正式授牌,落地泉州芯谷南安科创中心。“我从事餐饮行业,希望可以在科创中心落地餐饮项目。”“南安是建材之乡,相信可以找到很多建筑合作伙伴。”参加台湾青年“成功故里精英行”活动的30位台湾青年企业家、创业者,见证并参加基地首场座谈会。他们在座谈会上期待携手共赢发展的发言,饱含“一来再来常常来”的炽热温度。

与此同时,50多位台湾开南大学、台北文化大学师生,搭乘文化节东风,参加“青春相约 携手成功”台湾大学生主题夏令营活动,参访南安产业园区、古民居、文化创意场所等。人群中,有这样一家子十分醒目。他们是来自台湾彰化的陈先生、吴女士这对老人和五个孙辈。“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来大陆,为的是让他们感受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特别是让他们对祖籍地有更深切的感受,知道根在这里。”老人们说。(融媒体记者 黄耿煌 孙灿芬 王宇静 陈灵 刘双莲 通讯员 陈鑫炜 林应权/文 林劲峰 王柏峰/图)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视频|尝尝这桌“硬菜” 每一道都与郑成功有关

  今年是郑成功诞辰400周年。8月9日,“成功故里”福建南安发布“成功家宴”。“成功家宴”精选茶饮、前菜、水果及10道主菜,融合创新和传统的烹饪技法,菜品涵盖了南安的山水美味,将郑成功的事迹与精神融合在南安特色美食之中。   南安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黄秋燕表示,打造“成功家宴”,旨在铸就一席独具特色的美食标志、品牌与文化传播平台,传递“来南安,...

福建南安:“成功故里”共叙“英雄的弦歌”

  开幕式现场。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今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400周年。8月10日,以“英雄的弦歌,奔跑的时代”为主题的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开幕,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600多位嘉宾齐聚“成功故里”,共叙成功情缘。   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为期3天...

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开幕

8月10日,以“英雄的弦歌、奔跑的时代”为主题的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开幕,600多位海内外嘉宾相聚成功故里南安,走成功路、听成功戏、品成功宴,共同推动郑成功文化传遍五洲、享誉全球。 据了解,本届郑成功文化节精心策划了10余项活动,推出“成功家宴”、民俗表演、非遗市集、商旅体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汇聚美食之味、民俗之趣和文化之韵。9日晚...

以成功文化为桥梁,实现“双向奔赴”!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开幕式举行

台海网8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佳圣 何美娇 实习生 黄丽佳)南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金秋时节再次迎来了文化盛宴——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400周年。10日上午,第八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开幕式在南安石井镇举行。本次活动以“英雄的弦歌,奔跑的时代”为主题,分设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