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一件代发”被控侵权 中间商需要担责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网络的发达,催生了“一件代发”,不需要囤货,只管帮上家卖,卖一件、发一件,赚点中间差价。然而,若不认真审核上家所卖东西的真假,也可能构成侵权。近日,泉港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给“一件代发”的商家敲响了警钟。

案情 “一件代发”涉嫌侵权 商家称有合法来源

原告A公司是“老倪”商标的权利人,发现被告陈某未经原告授权许可,在淘宝平台经营的网店销售假冒原告“老倪”商标的药膏。

于是,A公司将陈某起诉到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相关损失。

陈某辩称,其销售的案涉商品是从阿里巴巴采购批发网上下单后由该平台直发给消费者,并提交了其购买记录截图等证据,由此主张合法来源抗辩。

结果 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要赔偿6000元损失

近日,法院一审审结此案。

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在淘宝平台销售的药膏与涉案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类别相同,被诉商品在外包装盒及外包装袋上使用的“老倪”标识与涉案商标相似,起到了识别商标的作用,已构成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因此可以认定陈某作为经营者,存在侵犯A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陈某在使用“一件代发”的销售模式时,未核实商品的进货来源和商家的生产资质即进行销售,主观上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因此对陈某的商品合法来源抗辩不予采信。

近日,法院综合考虑权利商标的知名度、侵权行为的性质、后果等因素,酌情判决陈某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6000元。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

提醒 中间商赚取差价 也得审查货源真假

法官介绍,这两年来,无货源开店侵权案件频发,在这种模式下经营者容易忽略对产品来源合法性的审查,其往往认为商品由上家销售,只要自己能说明购买来源就无须承担赔偿责任。但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经营者主张合法来源抗辩的,应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证明,客观方面需要证明合法取得被诉侵权产品的事实,包括合法的购货渠道、合理的价格和直接的供货方等;主观方面则需要证明自身没有主观过错,对产品的来源是否合法、就价格是否合理等有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可见,在商标权领域提出合法来源抗辩,必须有全面、充分的证据予以支持,该抗辩才能成立,从而免除侵权赔偿责任。

法官提醒,“一件代发”经营模式兼具“中间商赚差价”的安全性和低成本、高效率的便捷性,但经营者在采用该模式时,应审查“代发人”的合法资质,审慎审查其经营资质,同时注意商品上使用的商标、专利等授权文件合法有效,并保留采购凭证,力求避免产生侵权纠纷。(融媒体记者 黄墩良 通讯员 柯庄扬)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小红书发“差评”是否侵犯名誉权?法院认定没有超出必要限度未构成侵权

近日,台江法院审结一起因消费者在自媒体平台发布“差评”而引发的名誉权纠纷,认定被告发布的购车体验及评价没有超出必要限度,并未侵犯对方的名誉权,最终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023年9月,小珍在小红书发布一篇关于其购车经历的“笔记”,称汽车销售员小明在推销时承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兑现,且在服务过程中全程“臭脸”,购车体验不佳。小珍希望通过发布该“...

遭遇知识产权侵权,如何维权?

▲林敏辉 ▲傅振中 ▲黄健雄 ▲陈奇斌   台海网4月2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遭遇知识产权侵权,如何维权?卖家侵犯知识产权,电商平台要不要担责?自己的产品有专利,他人的产品也有专利,发生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遇到这些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问题,明天(4月24日)上午10:30—11:30,你可以找导报“律师来了”,拨打热线电话15880215640,我们帮你解...

奶嘴侵权母婴店赔偿9400元

台海网4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海法)奶嘴、奶瓶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安全性不容忽视。近日,海沧法院发布一起涉假品牌奶瓶、奶嘴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给消费者敲响消费安全警钟。   2023年4月,贝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海沧某母婴店未经其许可,销售印有图片标识的“贝亲宽口径奶嘴SS”...

未经处理直接公布业主起诉状 业委会被判侵权

业主不满小区业委会的决定,就到法院起诉。没想到,业委会却以向全体业主报告为由,直接把法院送达的材料发到业主群里,上面不少材料还涉及个人信息。业委会的这种做法,是合法履职还是侵权呢?来看思明法院近期公布的一起案例。 思明某小区的一位业主,因为对小区业委会把小区会所对外出租的决定不满,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业委会撤销这个决定。法院向小区业委会...

个人“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是否侵权?法院:被曝光信息仅限法定内容

近年来,法院会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以此敦促其履行债务。法院作为司法机关,这么做是公务之需,如果个人通过网络平台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是否属于侵权行为?近日,南安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平台上发布作品 辱骂失信被执行人 小亚、小原夫妻俩因与小哲合作的生意项目失败而产生怨怼,二人多次在短视频平台、论坛发布作品,作品中多次使用小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