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体温直冲41.1℃ 安溪95公斤小伙发烧“捂”出热射病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东南早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持续高温炙烤下,中暑风险也在增加,严重时甚至可致命。安溪23岁小伙子小林因感冒低烧不退,就想“捂被子发汗”,结果捂了半天没出汗,体温直冲41.1℃,意识模糊后送医诊断为热射病,好在抢救及时。医生提醒,感冒发烧“盖被子捂汗”不可取,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及时物理降温以防病情加重。

案例

低烧后想捂汗退烧 体温升至41.1℃

“怎么也没想到,就是想捂出汗,结果病得更重……”日前,回想起自己从低烧到热射病的经历,小林心有余悸。

23岁小林身高170厘米,体重95公斤,BMI指数32,属于肥胖人群。小林前阶段感冒,持续3天低烧降不下来。听老人建议,畏冷发烧的小林尝试“捂被子发汗”。

高温天里,小林在房间里盖上厚被子,关起门窗,想让身体发汗降温。但是捂了大半天,小林又没怎么喝水,没出汗,也没排尿,没感觉好转,反倒体温在慢慢上升,还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开始神志不清。小林的父亲发现后,急忙将他送往第910医院就诊。

经测量,小林体温高达41.1℃,意识模糊,诊断为热射病。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陈芳顺介绍,小林体形肥胖,体表散热能力比体形瘦的人要差,又没有喝水排尿,捂被子过程中反倒没出汗散热。

小林被立即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通过降温机、冰敷等方式为小林物理降温,开通双侧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抗凝等5个多小时的对症处置,小林明显好转,避免对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的进一步损害,住院一周后,小林平安出院。

误区

“捂汗法”可能诱发代谢性酸中毒

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奕鑫介绍,每年都会收治数名热射病患者,多因高温户外作业等诱发重度中暑,像小林这样,因尝试“捂汗法”退烧结果“捂”出热射病的较为少见。

“发烧时有的人觉得捂一捂,出出汗会好得快,但‘盖被子捂汗’不可取,病情反可能加重。”李主任介绍,发烧分为寒战期、高热期、退热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是人体免疫系统与病原体“作战”的不同阶段,机体也会出现不同症状。在高热期或退热期用“捂汗法”,会影响人体散热,可能会因体温过高而发生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

李主任还指出,有的家长担心婴幼儿穿太少着凉,衣服包裹太多太实,结果孩子因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捂热综合征,也称蒙被缺氧综合征。因为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产热和散热不相协调会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1℃到43℃,还可出现缺氧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多器官损害。

提醒

一旦发现热射病要及时干预

李主任介绍,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系暴露于高温环境,强体力劳动引发的体温调节失衡所致,它的典型症状是核心体温超过40℃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其中劳力性热射病常在健康年轻人干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时发病,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加快,严重的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非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中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刚开始会出现谵妄、癫痫发作等行为异常,严重的可出现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肺水肿等。

“热射病是致命性急症,一旦发现要及时干预。”李主任介绍,热射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高。在高热、高湿环境下,发现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多汗、乏力等中暑症状,要马上让其脱离热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脱去身上多余衣物,补充水分,给患者降温,如吹凉风、泡冷水浴等。患者一旦发生抽搐不要喂水,意识不清时要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口腔分泌物误吸,并及时送医急救。

“熬夜、感冒、腹泻后容易诱发中暑。”李主任提醒,高温天民众外出要做好防晒,老弱妇孺出行避开高温时段,谨防热射病,适量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东南早报融媒体记者 许奕梅 通讯员 卢生桂)

相关新闻
福州疾控发布“防暑宝典” 这些人群不得从事高温作业

  近日福州高温天气频繁出现,高温环境不仅影响户外作业人员工作效率,更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昨日,福州疾控发布“防暑宝典”。   分清中暑症状   福州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沈波介绍,高温会导致中暑、脱水与电解质失衡、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消化系统问题、肾脏负担增加等健康危害。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

泉州:发烧畏冷 小伙子捂被子捂出热射病

发烧畏冷,小伙子本想“捂被子发汗”,不想却把自己捂出病来。近日,23岁的小林因体温上升,还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症状,吓得其父亲赶紧将他送到第910医院。   发烧畏冷 小伙子捂被子发汗   原来,连日来阴雨天气,小林不小心感冒着凉,就想起这个土办法来,不仅盖上了厚厚的被子,还关起门窗,想让自己发汗。送到医院时,他的体温已经高达41.1℃,意识模糊,医生...

持续高温 小心热射病

持续高温增加了人们中暑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热射病。24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顾忠民。 顾忠民介绍,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3种情况。 热射病中的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有基础疾病者(如精神障碍、脑出血后遗症等)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 热射病表现为高热39℃以上、干燥无...

高温下,这份热射病“预防指南”请收好!

  中央气象台连续7天发布高温预警、多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大关”、北方地区的高温范围逐渐扩大……持续高温炙烤下,热射病再次进入高发期。什么是热射病?大众对它存在哪些认识误区?又该如何防范?这份热射病“预防指南”请收好!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近日,一女孩在...

高温来袭!小心热射病和“空调病”上身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20日前,北方地区高温将继续发展。河南等地部分地区高温天数可达9-10天。   6月11日,市民骑车经过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在高温条件下,有一种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那就是热射病。河南省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科主任张培荣介绍,热射病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