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不断侵袭着人们的健康。对此,泉州疾控提醒市民:谨防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
甲型流感病毒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亚型,它的动物宿主也非常广泛,除了人和禽外,还能感染猪、马、猫等多种哺乳动物。不同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有相对固定的动物宿主,但某些亚型病毒会跨越动物种属传播给其他动物。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就是指通常只感染动物的甲型流感病毒(如H5N1和H7N9等亚型)突破了种属屏障感染人类所导致的疾病。
直接接触感染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吸入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中的病毒颗粒,是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人群对动物源性流感病毒普遍缺乏特异性的获得性免疫力。
不同动物来源的流感病毒,所导致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人感染H5N1、H7N9和H5N6禽流感病例以重症居多,病死率较高,而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轻症居多。H7N7、H7N3和H7N2亚型主要引起人结膜炎和结膜角膜炎。其他亚型通常主要引起人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等,部分病例初期即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轻症病例随后好转并痊愈,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呈重症肺炎等表现。
如何预防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泉州疾控建议:
减少接触。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病死禽,不自行宰杀活禽,不食用病死禽;尽可能购买、食用有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不要从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也不要把从活禽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的活禽与自家家禽混养。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禽鸟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睛、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纸巾、手帕遮掩口鼻;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养禽场工作人员更应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应戴口罩、穿工作服、戴手套,接触禽类粪便等污染物后要洗手,并保持工作环境中空气流通。
注意饮食卫生。食用禽蛋、禽肉要彻底煮熟煮透,不生食禽肉和内脏;禽蛋表面的粪便应当洗净;加工、保存这类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要主动告知医生近10天内有无禽类接触史、是否去过活禽市场、近期去过哪些地方旅行等。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