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记者从泉州市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统筹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三农”各项事业取得扎实成效,多项工作在全省走前列。
聚力稳产保供 全省首创“粮—菜”轮作旱稻新模式
端牢饭碗,守住“大民生”。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2023年,全市完成粮食面积131.54万亩、产量51.12万吨,实现粮食生产“六连增”,茶蔬果菌全面增产,肉蛋奶产量突破30万吨。
在守牢“米袋子”方面,坚持“筑良田、稳面积、增单产”三向发力,在全省首创“粮—菜”轮作旱稻新模式,2023年示范种植3995亩,今年将扩大推广到1.2万亩,实现旱地种出“稻花香”。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市建成36个农业种质资源库、13个农作物良种示范基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68%。
在拎紧“菜篮子”方面,大力实施种植业、畜牧业、屠宰加工业3个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目前已建成设施大棚8.2万亩、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146个,拥有5家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5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9.32%。
在保障“命根子”方面,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持“良田粮用”。5年来,新建高标准农田65.95万亩。率先推广农田连片整治,加快建成一批“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现代粮蔬产业田园风光示范区,今年规划建成3个千亩粮菜高优生产基地,集中连片建设10个千亩、1个万亩“五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聚焦试点引领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泉州样板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深化“串点连线成片”示范建设,开展示范村梯次创建、示范线整合提升、示范镇整镇推进、示范片区融合发展等“四大行动”,打造“县强、镇兴、村富”的城乡融合发展泉州样板。全市有13个乡镇、146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名单。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统筹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和乡村“五个美丽”等专项建设行动,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一革命四行动”提升、农村基础综合服务设施提质等五大类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全市农村建设品质提升五大类重点任务建设完成投资83.5亿元,在全省考核中综合排名位列第二。
在整镇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探索以乡镇为主战场,在全省率先提出符合富民产业发展好、乡村建设提升好、乡村文化传承好、治理能力建设好、党建统领发挥好等“五好”要求的乡村振兴整镇推进新举措,构建“强镇引领、以镇带村、连村成线、村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2023年,整镇推进项目完成投资超173亿元,全市已打造整镇推进“五好”乡镇40个。
在打造“一县一溪一特色”方面,系统谋划全流域整区域推进田园风光建设,坚持水系、农田、村庄三位一体,建设美丽河道、美丽田园、美丽村庄、美丽经济“四美”工程,启动“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十大示范片区建设,涵盖106公里河道、4.8万亩农田、14个乡镇和64个村庄。2024年,市财政统筹资金拼盘超1亿元,将实施137个项目,计划投资19.4亿元,现已开工107个项目。(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颜雅婷 通讯员 卢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