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提醒:刷单“孪生”局 皆为诈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期,刷单返利类诈骗在电信网络诈骗警情中占比居高不下。诈骗分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以刷单为诱饵,设下创业、招聘、扫码返利等衍生骗局,实施诈骗。昨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提醒,请广大市民注意甄别打着“刷单”旗号的骗局。

案例一 刷单+快递

“扫码领奖”要谨慎

近日,市民张女士收到一个来路不明的快递,打开后发现里面只有一张小卡片,卡片上写着“扫码领奖”等字样。张女士心存好奇,便打开微信扫了码,随后加了一个陌生人的微信。对方称下载登录一个App就可领奖。张女士依言操作,果真获得了28元红包。随后对方让其加入微信群,在里面做任务领红包。

所谓的“任务”便是往指定账户汇款。张女士一开始每完成一项任务便会获取报酬,随着报酬越来越多,返现越来越慢,张女士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为了得到先前的返现,张女士只能一直往指定账户汇款,累计投入12.4万元,才发现自己被骗,遂向警方报案。

案例二 刷单+创业

“0元加盟 网店创业”有玄机

君先生赋闲在家,想找一个既不累又轻松的网上兼职。近日,他在手机上看见了一个“0元加盟,网店创业”的广告,觉得合适便点进去留下了个人信息。很快,君先生便接到了自称“跨境电商”的微信好友申请。之后,他就被拉进了两个微信群,一个是“电商咨询接待群”,一个是“商家问题处理群”。对方告知君先生不能在群里闲聊,让他扫码下载专属工作的App。君先生照做并注册了个人账号,添加了“指导客服”,并按照要求在App上开设了自己的“网上店铺”。

“客服”对君先生讲会为他引流,只要按照要求购买所谓的“商品”,把“商品”上架,并将付款截图发给“客服”,就可以获得报酬。君先生随意购买了几件“商品”,App里可“提现”的金额立马就变多了。君先生试着提现,钱确实能够到自己的账户上。

此时,君先生完全相信了对方,连着几天都在App上购买“商品”,然后再上架“商品”赚取报酬。不过当再想提现时,却发现无法成功,他急忙联系“客服”。“客服”告知需要完成更多相应订单才可提现。君先生这才察觉不对,赶紧报案。经了解,君先生一共转账21次,合计24643元。

案例三 刷单+招聘

“线上工作 薪资日结”要小心

黄女士近期在网上找工作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某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急需用人,可在线上工作,薪资日结,进群就能领取任务。黄女士进群后,对方让她在微信里关注各类小程序,每关注一个,截图发送给群主就可以领取“工资”。黄女士照做并小赚了一笔。

后来群主给黄女士发了一个网址,让她点进去下载App,注册账号,在上面购买商品,刷流水就能得到返现。黄女士信以为真,前前后后共转账5笔,合计5.8万元。事后群主将黄女士删除,她这才发现被骗,并向警方报案。

提醒

识别刷单骗局并不难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分析,刷单返利的骗局一般有“三部曲”。

先是平台引流。诈骗分子通过QQ、微信、抖音或群发短信等渠道,以诱人的广告吸引受害者兼职刷单。

接着小额返利。完成初步的刷单任务,诈骗分子返还小额佣金获取受害者的信任,从而进行大金额的任务。

最后加大额度。诈骗分子获取信任后,刷单任务的金额会逐渐增加,然后平台会无法提现,甚至要求支付“保证金”“解冻费”等。

民警再次提醒,刷单就是诈骗。在生活中遇到用手指点一点就能赚钱的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记做到“三不一多”:陌生来电不轻信、莫名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如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融媒体记者 廖培煌 通讯员 白炯昕)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助理诈骗多名老人660万元 获刑11年并处罚金30万元

一些老年人感动于骗子的“嘘寒问暖、周到服务”,轻信“真保本、高回报”的承诺,结果辛辛苦苦积攒多年的养老钱被骗得血本无归。昨日,记者从晋江市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审结一起养老诈骗案。被告人朱某利用工作便利,伪造业务受理单、理财合同等,以“帮忙购买理财产品”为由,多次骗取多名老年人养老钱,最终获刑11年。 案情概述 诈骗老年人660万余元 被告人获刑11...

入职诈骗公司 男子沦为帮凶

明知公司在从事诈骗活动,“00后”的孙某某仍甘当帮凶。近日,他因犯诈骗罪被鼓楼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相应罚金。 经法院查明,孙某某在即将中专毕业时,到某公司实习,工作内容主要是转发消息和与客户聊天,一旦客户购买产品,他便能获得抽成。然而,孙某某很快发现公司存在问题,但考虑到工作难找,他仍继续工作,认为责任应由公司承担。 不久后,...

晋江:一通“银行客服”来电 险些骗走86万元

近日,晋江市民林先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对方通过FaceTime来电,谎称“银行客服”可以帮忙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幸好,晋江民警及时劝阻,成功止损86万元。 5月5日上午11时许,林先生接到一通FaceTime来电,对方自称是“银行客服”,询问林先生是否需要贷款,称可以帮忙降低银行贷款利率。正好在不久前,林先生用房子做抵押贷款,听到对方称可以降低贷款利率,他未核实就...

网上花钱“办驾照” 警惕诈骗入圈套

“驾照包过”“免考拿证”“低价代考”……只要花钱就能“办驾照”,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广告你信吗?近日,市民林先生就遭遇这样的骗局。 前不久,林先生见一位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办理驾驶证的广告,声称“不用本人来考试”“不用来人,直接拿证”,林先生便与其联系。 “我就在公安机关上班,办驾照没问题!”为博取林先生的信任,这名同学还发来了自己的“工作证”...

女子冒充单身诈骗20多万,还雇人假扮父母

摆了喜酒却迟迟不愿领证,不断索取要钱。原本以为是千里姻缘“网线”牵,没想到是以“结婚之名”行“诈骗之实”。近日,泉州市公安局鲤城分局查获一起聘请演员充当假父母、假亲戚,骗取礼金等20多万元的案件,嫌疑人郑某已被采取强制措施。 今年3月底,男子龚某到鲤城公安分局报警称,其女友郑某和自己喜酒都摆了,但对方迟迟不愿和自己领证,怀疑自己遭遇骗婚。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