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五一”假期第二天,持续多天的降雨终于停歇,泉州各个交通枢纽车流量明显增长,大街小巷到处是游客的身影。一些市民则选择居家度假,将景区“让给”外地游客。气象部门表示,未来几天,全市以多云到阴的天气为主,山区部分地区仍有阵雨。随着出行出游活动增多,车流人流量大,连续降雨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诱发事故因素增多,安全风险升高。
泉州市应急管理局提醒市民游客,不管宅家还是出行,都应注意安全用火、用电。旅游出行时谨慎驾驶,密切关注天气特别是强对流天气预报和道路状态,牢记交通安全,到人员密集场所时,先看逃生通道。
昨日,各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图为游人如织的洛阳桥。 (张九强 摄)
若遇强对流天气 尽量减少外出
4月进入汛期后,我市强对流天气多发。市气象局提醒,强对流天气十分危险,公众要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关注雨雾天气对户外活动的不利影响,如遇强对流天气尽量避免出门。
强对流天气包括短时强降水、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等多种类型。暴风雨来临时,不要在树下、广告牌下、老旧破屋旁、顶楼逗留,尽量待在家中,关好门窗,拔掉电源电器。外出时遇到暴风雨,应低头弯腰往安全区域跑。不要站在水洼处、树下和广告牌下。
出行时,遭遇短时强降雨怎么办?注意行车安全,遇到路面积水较深应尽量绕行。当车辆在低洼处熄火时,不要在车上停留,要立即下车等待救援。在户外行走应贴近建筑物,远离积水路段,防止掉进窨井、地坑等,并尽量避开电线杆等含金属物体。防范泥石流、山体滑坡,当遇到泥石流,应向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逃离。当遇到山体滑坡也应向两侧逃离。
遭遇大风天气该怎么办?加固易落物品、妥善安置车辆等个人财物,远离大树、铁塔及广告牌等,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需外出应避免骑自行车。同时,禁止吊装等作业、禁止户外使用明火,外出游玩时,不要帐篷野营,不要水上活动。
前几天广东遭遇的龙卷风让人心有余悸,遭遇龙卷风天气该怎么办?在家中,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在车里,开车向相反方向躲避,或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在户外,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围墙等,以免被砸。
车流明显增加 注意这些事故易发路段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从报社出发,途经中心市区涂门街、百源路、庄府巷和新华路路段,沿途车辆、游客密集,交警忙着指挥交通。在西街执勤的交警介绍,告别阴雨天后,车流、客流较前一日明显增加。
下午3时许,记者驱车前往沈海高速池店入口,这里车流较稀疏,未见滞留现象。从沈海高速驶入泉南高速,经过观音山隧道路段时,车流量依旧不大。沿着高速继续行驶,出保福岭隧道时,记者看到从三明往沈海高速路段车流通行缓慢。返程时,在江滨北路靠近临漳门路段,车流、客流明显增多,车辆缓行。
据高速交警部门介绍,“五一”假期时间较长,具备中短途出行的条件,且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非法运输、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隐患增大,交通安全风险上升。
泉州境内高速公路事故易发路段主要有:
一、沈海高速山头苏厝隧道“同向分离”路段。“同向分离”的隧道是橄榄型路线,通过隧道后又会汇聚在同一个路面上,小车两个隧道都可通行,大车只能走右侧车道。请提前观察路面标志,切勿突然刹车或变道、停车。
二、沙厦高速岩山隧道。该隧道较长,行车切记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
三、泉南高速三明往泉州方向吉州长下坡路段。此处长下坡属于高危路段,陡坡多、隧道多、弯道多、高架桥多,易发生交通事故。务必请做到一要检查制动气压,二要注意轮毂降温,三要挂低速挡慢行。
四、甬莞高速安溪县龙门镇至厦门路段。该路段隧道多、弯道多、高架桥多,请过往车辆注意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距离,进入隧道前应当提前减速,开启大灯,注意观察隧道前的信号,进入隧道后应按道行驶,不随意变道、超车。
交警提醒,假期自驾出游,要关注交通路况信息和交通安全提示,合理安排出行。驾乘机动车请全程系好安全带,杜绝“三超一疲劳”,严禁酒后驾车。高速公路要保持安全车距,切勿占用应急车道,注意提前观察高速出口标志标牌,切勿在出口处急变道、急刹车或停车。雨天行车要降低车速,减少变道超车。驾车前往景区山区,遇急弯陡坡、长下坡、临水临崖道路,要减速慢行,行经农村、山区公路要注意观察道路两侧车辆和行人。不乘坐站外揽客拼团的“黑车”、超员客车及非载客车辆。生产物流运输,要严格遵规守法、规范经营,货车驾驶人切勿超限超载、疲劳驾驶、违法载人,农村面包车驾驶人切勿超员载客。
人员密集场所 应先查看逃生通道
昨日,我市各地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商场市场等场所又迎来人潮。还有部分市民选择宅家放松,“我们将景区让给外来游客,宅在家看看书放松,也是不错的度假方式。”市区林先生说。
消防部门提醒,不管是居家还是前往这些人流密集场所时,注意查看逃生通道及消防设施位置,熟悉安全出口位置及自救方法。
如果遇到着火时,第一时间弄清火势大小并报警。可通过烟气蔓延方向或楼道应急广播判断起火位置、火势情况。沿着疏散指示标志进行逃生。每个人员密集场所在疏散通道都装有疏散指示标志,当无法辨别逃生方向时一定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方向进行逃生,要有秩序地疏散,不能乱跑乱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切勿乘坐电梯逃生。火灾发生后,电梯井会成为烟气迅速蔓延扩散的通道,高热会使电梯系统出现异常,一旦停电,电梯容易卡住,将人闷在里面。
开门逃生前,先用手触摸房门,如果房门变热,不要轻易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直接冲入室内。迅速选择暂时避险的地方,最好是有水源,靠近窗口,用湿床单封堵门缝,延缓烟气蔓延。不要贸然打开门窗,有毒烟气会迅速进入房间,也会造成火势迅速向房间内蔓延。
遇到浓烟时,可利用身边的衣服、毛巾或者其他可利用的东西沾湿捂住口鼻,并尽量降低行走姿势,以免烟气进入呼吸道。在逃生途中,如果烟气特别浓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可贴近地面爬行。
如果大火将安全出口封堵无路可逃时,可以在阳台或者楼顶打电话求救,或者用醒目的物品引起注意,以便及时获救。也可用床单、窗帘或者其他绳索从窗户滑下逃生,还可沿着建筑物外的落水管等这些附属设施逃生。
汛期气候多变 山区易发自然灾害
目前正处汛期,雨水充沛。市应急局工作人员提醒,汛期气候多变,山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当地居民请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通过手机、微信等渠道了解灾害预警信息;学习掌握汛期防灾、抗灾、避灾知识。不要在危房、破旧土坯房里活动,不要到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区域活动;发现暴雨漫进室内,应及时切断电源;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下垂或断折,不可触摸或接近。汛期河道水位较高,切勿让孩子私自前往水域附近游玩,谨防溺水。
游玩禁到未开放区域 谨慎参与风险项目
昨日,眼见天气转好,市民徐先生带着一家大小从安溪前往惠安崇武游玩。“泉州山海兼备,到处是美景。与其大老远跑到外地游玩,还不如就在泉州走走,省去舟车劳累。”他表示,从山区来到海边游玩也是不错的体验。
市民游客出行增多,文旅部门为此提醒,外出旅游时,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状况,关注卫健、文旅、交通、气象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合理规划出行路线,注意防范地质灾害。强降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远离河道、山区、沟口、低洼地带,避免涉水行走或在隧道、涵洞等低洼地带停留。若出行遇到突发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体滑坡等灾害,可迅速向山坡、高地转移,选择就近安全线路沿山坡横向跑开,切勿顺山坡向下或沿山谷出口向下游跑,切勿轻易冒险涉水转移。
不前往没有正式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旅游。游客应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如“步步惊心”、玻璃栈道等,“网红打卡点”防止拥挤、小心踩踏。
不在帐篷内使用明火取暖、做饭,安全使用蚊香。不要在火源附近喷洒杀虫剂、防蚊防晒喷雾、酒精等。不在帐篷附近点篝火,灭火时要彻底熄灭烧烤、篝火所用火炭、固体酒精等可燃材料,特别是烟头。在帐篷外放置盛满水的水桶,以防万一。(融媒体记者 廖培煌 杜婉琼 张晓明 苏凯芳 通讯员 廖玉凤 林阿敏)
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