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扫墓日期有别 追思意义相同 部分地区不在清明节祭扫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清明节是人们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不过,在泉州的一些地方,比如南安、泉港等地,不少群众并不在清明节进行扫墓,而是选择其他时间段祭扫。

延续习俗

冬至扫墓沿袭几百年

记者了解到,安溪、永春、德化、泉港存在着冬至扫墓的习俗。

“每年冬至,我们村会在宗庙祠堂举行隆重的祭公祖仪式,然后村民们再上山,去已故亲人的墓前祭拜。”泉港区涂岭镇世上村村支书陈惠昭告诉记者,泉港地区冬至祭祖、扫墓传统习俗延续至今已有几百年。

据他介绍,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在明朝的某年,泉州沿海倭寇猖獗,村民只能跑到别的地方暂避。等倭寇离去,父老乡亲还乡的时候,错过了清明扫墓的时间,当时接近冬至,于是大家便选择这一天扫墓。久而久之,就把扫墓祭祖时间定在冬至。

“又有一说是清朝实行海禁政策移民所致。”陈惠昭介绍,当时沿海居民奉旨迁界30里。复界后,为纪念亲人,居民选择冬至日祭祀亲人及祖先并扫墓。

“不管是在清明节或是在冬至日进行祭祖扫墓,都是我们对已故亲人表达缅怀之情、追思之意。”陈惠昭说,扫墓当天也是家族亲友间难得的聚会,大家在同一时间返乡缅怀共同的先辈,既能增强血脉认同和情感联系,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纪念英雄

扫墓日改“三月三”

4月11日是农历三月初三,当天南安石井镇古山村不少村民偕老带幼出门扫墓。古山村党总支书记洪文艺告诉记者,除了古山村,石井还有许多村将扫墓的日子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而这一习俗也已沿袭了数百年。

为何将扫墓的日子定在三月初三呢?记者从石井镇已故的李金表老先生所整理的《闽台独特家祭上墓风俗》中了解了该习俗的由来。

相传,当年郑成功镇守金门、厦门时,闽南沿海包括石井在内是其重要根据地。南安石井是郑成功的故乡,石井人民是郑成功的亲信子弟兵,为抗清复台立下显赫功绩。郑成功和石井乡民在“反清复明”的重要节点上,听到“清”字都会感到逆耳,特别对于“清明节”把“清”字压在“明”字上头,更觉得是“反清复明”大业的大忌。

郑成功经过与家乡父老商议,认为农历三月初三是上巳节,这日扫墓和修墓及拾骸(拾骨)移葬,不用另行择日,并且男女老少皆宜上山扫墓,拜者、哭者等凡事无忌。最终决定把清明节扫墓改在农历三月初三。同时,规定不叫清明节,而改叫“三月节”。因此石井镇多村都择三月初三日为扫墓敬祖日,往后相沿成俗。

“本地人通过在郑成功定下的‘三月节’扫墓祭祀先祖,是纪念自己的祖宗先辈,也是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石井郑氏宗亲会副秘书长郑鑫松表示,虽然各地扫墓时间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通过扫墓的方式来追思先人与缅怀英雄的情感却是相通的。(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庄鹏佳 通讯员 庄晓芬)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泉州:一家人去扫墓 图方便4座车挤进7人

4座车挤进7人,车内十分拥挤。 一家人出发去扫墓,图方便挤同一辆车,结果4座的车挤进了7个人。高速交警检查发现后及时处置,排除了安全隐患。 日前,泉州高速交警支队一大队组织警力在沈海高速水头收费站开展统一行动,当晚9时30分,执勤民警对一辆白色小车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车内人头攒动。 经核查,该车核载4人,实载7人,超员3人。后排的几个孩子有的站着,有的...

75岁老人上山扫墓滑落溪谷

台海网4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丽金 朱黄)75岁老人上山扫墓,不慎滑进溪谷,多次尝试爬起未成功,被困溪谷中。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同安北辰山,所幸厦门市北极星救援队及时上山营救。   4月5日11点30分,厦门市北极星救援队接到警情称,有一名75岁的老人在北辰山附近扫墓迷路受困,需要救援。救援队搜救小组8人快速响应。“我们向受困者家属了解情况后,判断受困...

厦门同安:老人上山扫墓被困 救援队及时施救

5日中午,在同安北辰山,一名75岁的老人扫墓时不慎滑入溪谷,被困在山中。接到求助后,北极星救援队立即组织人员进山搜救。 携带着必要的救援装备和补给,中午12点50分左右,北极星救援队的队员和老人家属开始进山,搜救被困的老人。根据家属提供的信息,救援队员初步判断出老人的大致方位。搜救过程中,队员通过不断喊话,最终确定了老人的位置。中午1点38分,救援人...

看图学习丨致敬英雄 告慰英魂 总书记这样缅怀革命先烈

缅怀革命前辈,告慰先烈英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活动、赴地方调研时,或深情追忆革命前辈、英雄烈士,或向革命纪念场馆礼敬鲜花、关心看望英烈亲属。总书记勉励大家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把他们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焦点访谈:家国永念 致敬英雄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时节,除了扫墓祭祖外,全国各地都举办了很多缅怀英烈的纪念活动,也有不少人自发来到墓碑前,向英烈表达思念和敬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尊崇英雄、致敬英烈、关爱楷模的社会氛围,以一系列开创性、示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