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宏福园3天迎5万多人次祭扫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昨日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上午春雨暂歇,市民纷纷到泉州宏福园祭扫。据统计,清明假期3天,宏福园总共接待祭奠先人的市民达5万多人(次)。

生态葬越来越为市民接受

昨日上午,由于大量市民赶往宏福园,导致宏福路拥堵,车辆一直排到北清东路。不过,在公安交警的现场指挥疏导下,进园区通行虽然缓慢,但还是比较有序。

由于宏福园倡导无烟祭扫,共享生态文明,工作人员对进园祭扫的人车进行检查,防止烟花爆竹和金纸进入。

记者看到,现场少了烟花爆竹的喧嚣,没有飞舞的纸灰,墓旁的翠柏上大多挂着花环。在生态葬区,市民陈阿婆带着家人来到老伴的树葬墓前,将一束鲜花和一些贡品摆在树旁,再给树换上新的花环。在草葬区,有市民在亲人的墓碑旁插满了花。

“我们预约的时候就知道,不能带烟花爆竹,所以就只带了一些花、贡品。”市民张先生带着家人前来祭拜父亲,近年来园区提倡无烟祭扫,他们十分支持,早已习惯了不燃放烟花爆竹。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园早在2004年就开始推广树葬、草葬、花葬等生态葬。经过多年的推广宣传,越来越多市民接受了这种更经济、更文明,也更环保的殡葬方式。(融媒体记者 陈明华 文/图)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福州“清明经济”别样来袭

市民选购再生花束文明祭扫。 清明,是“歌哭悲欢城市间”的传统节日,是“万物复苏叠翠青”的自然节气,也是“三三五五踏青行”的闲适假日。恰逢天气转暖、春回大地,小长假又催生出更多样、更有趣的玩法,一波清明小长假“别样经济”悄然来袭。 现代+传统 祭扫新标配旺销 4月5日是清明节假期的第二天,随着大雨停歇,榕城各个陵园迎来祭扫高峰,往来客流和车流络绎不...

鲜花献英烈 哀思祭忠魂

为领悟革命精神,追忆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武警厦门支队某执勤大队官兵怀着哀思与敬仰来到葫芦山烈士陵园,祭奠革命烈士——吴有宾。 吴有宾烈士于1949年3月入伍,生前为同安县公安队战士(现为武警厦门支队某执勤中队),1954年11月1日,在守卫起义飞机时不幸被汽油弹击中,壮烈牺牲。吴有宾烈士牺牲后被安葬在葫芦山烈士陵园。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来祭...

今年清明福建接待游客441.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28亿元

作为春节后的第一个小长假,清明节假期被许多旅客赋予了厚望,除了祭祖返乡,也有不少人想借着春光享受一场惬意的休闲踏春之旅。6日晚,携程发布2024年清明节假期出游相关数据。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我省旅游预订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省内景区3天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95%。据第三方测算,2024年清明假日全省接待游客441.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28亿元;游客人均花...

清明小长假结束 厦门迎来返程高峰

昨天是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市迎来了返程高峰。一起来关注。 下午2点多,在厦门北站记者看到,旅客们正在排队检票,不少旅客都是假期来厦探亲、旅游后,准备回家。 旅客:之前就想来厦门玩一下,刚好清明节有时间就过来了。 旅客:我们是老家在莆田,他爸爸在这边上班,假期比较长,带小孩子过来。 记者从火车站了解到,今天预计发送旅客将达11万人次。为了应对返程...

清明时节粿飘香 “粿”住思念与乡愁

清明是“根的节日”,延续数千年的清明文化让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祭祀祖先,慎终追远。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 清明时节粿飘香,清明粿是家家户户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传统食物。 清明粿在厦门也叫鼠曲粿,其最重要的材料就是鼠曲草。相比江南地区用艾草做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