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4时58分,在丰泽区城东街道安吉南路一充电站内,一辆新能源小轿车充电时突然失火。丰泽区城东消防救援站接警后,立即出动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处置。
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看到,一辆小车停放在充电桩附近,车身已被浓烟覆盖。经询问车主了解到,起火车辆为新能源汽车,车上无危险品。事发时,他将车子停在充电桩位置充电,随后离开前往附近医院买药,没想到小车却着了火。附近充电的车友发现车子起火,便拿起灭火器先行处置,发现没办法完全扑灭便报警求助。
根据现场情况,消防救援人员先将车辆的高低压线路、电瓶负极接头断开,并将附近车辆及时清退,然后出动两把水枪对车底电池进行冷却。15时50分,消防救援人员确定现场无复燃可能。(融媒体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李军阳 文/图)
相关链接
新能源汽车如何防患于未“燃”
随着上路的新能源汽车不断增多,全国各地也陆续传来能源汽车发生事故、自燃起火的消息,那么平时使用过程中如何防患于未“燃”。
第一,充电安全。应尽量避免在高温状态下给车充电,这会导致电池过热,容易减少电池寿命并发生意外。当雷雨天气发生时,也不建议露天对车辆进行充电,充电时需确保充电枪内部和充电口内部处于干燥状态。
第二,停车安全。应尽量选择遮阳或通风良好的位置停放汽车,避免长时间暴晒,以便于电池等设备的散热和降温。同时,尽量避免车辆在低电量(剩余电量小于20%)状态下长时间停放。专家建议,如果夏季长时间不用车,应在30%—50%荷电状态下存放为宜。
第三,高温行驶。可以适当降低车辆的胎压,避免夏季环境温度高所造成的胎压升高,长途或高速行驶后容易引起爆胎;此外,避免在车内放置打火机、充电宝、碳酸饮料、车载香水等物品,以防车辆自燃。(新华)
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