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福建泉州:民俗“踩街”闹新春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龙灯飞舞、猛狮腾跳……2月15日下午,泉州举办大型民俗踩街活动,30个方阵1500名演职人员携30项非遗项目走上街头展演,吸引了超30万市民游客参与,再现昔日“踩街”万人空巷的盛景。

  民俗“踩街”源于隋唐、成于宋元、兴于明清,历经时代的变迁,发展成为泉州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文艺踩街”。本次“踩街”活动有绚丽多彩的“泉州龙龙”彩车,独具特色的拍胸舞、火鼎公婆等民间艺术,还融入了新潮时尚的国潮元素,将传统“踩街”搬到现代街区,让古韵与新潮在这里融合,文化与烟火在这里共生。(刘默涵 林楷煜)

  2月15日,以“龙腾东海·福满泉州”为主题的民俗踩街活动吸引了超30万市民游客参与(无人机拍摄)。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今年春节,泉州文旅最出圈的“泉州龙龙”龙年艺术装置率先登场(无人机拍摄)。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泉州时隔20年重启民俗“踩街”,再现万人空巷盛景(无人机拍摄)。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泉州刣狮表演。作为中华武术文化和闽南文化交融的结晶,刣狮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无人机拍摄)。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樟脚板凳龙方阵展演。樟脚板凳龙是泉港樟脚村的一项特色民俗活动,源于元末明初,是泉港区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蟳埔女(蟳埔民俗亲子秀)方阵表演。蟳埔女习俗是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蟳埔女们盘头插花,穿着大裾衫、宽脚裤,以勤劳与坚韧的精神品质而著称。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精彩的民俗“踩街”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晋江香龙巡游表演。此次方阵中的龙身插有1500多只的供香,舞动时似真龙腾飞,壮观非凡。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本次“踩街”活动将新元素与老传统相结合,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共同参与至民俗盛会之中,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和活力。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洪濑龙阁在重大庆典中亮相,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也传承着泉州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相关新闻
新春走基层|“轨道上的新福厦”跑出发展加速度

作为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全长277公里,北起福州、南至厦门和漳州。2023年9月28日,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福州和厦门之间形成了“一小时生活圈”,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泉州:“智改数转” 产量倍增

泉州市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在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主动拥抱数字化新浪潮,推进“智改数转”。图为泉州市卫生用品包装袋企业满山红纸塑彩印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新增一条生产线,引进电脑高速印刷机、电脑高速多层吹膜机、先进制袋机等,加强智能化改造,实现产量倍增。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泉州稳岗招工有“实招” 助企冲刺“开门红”

节后是民营企业招聘用工的高峰期。春节前后,泉州政企同心、频出“实招”,紧锣密鼓招贤纳士,为民营企业“开工稳”“开门红”做好用工储备,抢占发展先机。 以老带新 “引工大使”带新员工来泉就业 2017年入职九牧厨卫至今,云南省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村民胡天平已在南安务工7年。春节前,胡天平刚收获了来自福建、泉州、南安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不远千里送来的新春...

2023年全年 泉州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破万亿

牢牢牵住招商引资“牛鼻子”,过去一年,泉州深入开展“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围绕招大引强、侨商回归、文旅经济等招商引资重点领域,全力以赴大拼经济、大抓发展,超额超序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3年,全市累计签约项目超2200个,投资总额突破万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亮点一 500强签约硕果盈枝 聚焦“引大引强引头部”,去年2月10日,在全省首开...

新春走基层 | 打开就业新空间 新岗位上憧憬多

统筹管理村里大小事的乡村CEO,在旅游旺季不忘为村民“打杂”忙碌;新能源汽修师节前加班赶工,全力保障车主安全出行;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投身新技能人才培养,以期填补行业空缺;家政服务人员主动进修多项技能,为户主提供更有温度的陪伴……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