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近日,晋江市一公司财务经理遇到假老板,险些转账被骗,所幸被正在下乡走访的晋江市公安局灵源派出所民警一眼识破,帮他保住了295万元。
剧中角色:
财务林经理,公司“郑总”,民警尤警官
出品人:
记者 吴水保 通讯员 张金坛
【第一幕】
“老总”群里发话 尽快安排转账
12月6日11时23分,晋江市五里开发区某公司财务林经理被拉进了一个“公司内部”群,群员只有三个人,分别是公司老板“郑总”、主管公司内部事务的“蔡总”和林经理。群里的“郑总”“蔡总”的昵称和头像与公司两位老总的微信一模一样,林经理就没有怀疑。
随后,“郑总”告诉林经理,公司有一笔紧急的款项要转账,要求他马上查询公司账户余额并发到群里。林经理照着做了,“郑总”查看余额后,让林经理转账295万元到一个指定账户,并催促他“尽快安排”。
【第二幕】
找真老板签字 恰遇民警在场
按照公司的财务流程,大额转账必须由老板签字确认。于是,林经理急匆匆地拿着转账确认单来到老板的办公室。
此时,晋江市公安局灵源派出所社区民警尤良程来到该公司走访,与该公司负责人郑总探讨片区警务站建设、联防联控等工作。两人谈话间,林经理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司,拿出汇账单据准备给郑总签字。
“我没有让你转账啊!”“就在刚才,您在群里让我赶紧办的啊。”郑总和林经理的对话立即引起了尤警官的注意,其上前查看了林经理的微信聊天记录,立马看出了端倪。
【第三幕】
头像昵称虽相同 微信号不一样
“你看,微信群里这个‘郑总’的微信头像、昵称与你老板的虽然一模一样,但微信号不一样,这是典型的冒充公司领导电信诈骗,这钱绝对不能转。”尤警官了解了来龙去脉后,对郑总和林经理解释。
郑总表示,多亏派出所民警平时经常开展防骗宣传,正是有了一定的防骗意识,公司规范了大额转账流程。这次尤警官多问了几句,不然他与财务经理比较熟悉,自己在忙的时候很可能就直接签字了。最终,该公司保住了295万元,老板对民警的日常宣防和劝阻挽损工作表示感谢。
来源: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