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翠玲
全市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共538家,提供托位28112个,千人均托位数达3.16个;全市注册的乡村医生共4285人,每千农村服务人口平均拥有乡村医生1.6名;全市共批准设立村卫生所3019家,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保专线全覆盖;建成108家数字化接种门诊,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
10月27日上午,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政府办公室联合组织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活动——“泉州卫健领域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泉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苏松炎作为主发布人,介绍了泉州卫健领域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总体情况,并就市民关注的话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泉州市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升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年人均补助标准从84元提高到89元。
组建1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域全覆盖;15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社区医院省级评估并被省卫健委授予“社区医院”名称,数量居全省前列。
10家乡镇卫生院获评为二级医院,数量居全省第一。加强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达到用房面积“国标”2786家、服务能力“国标”2040家;建成“示范村卫生所”300家。
在数字化接种门诊,留观时间提醒等环节全部实现了数字化服务。(早报资料图 郑玲玲 摄)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泉州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大会,制定出台《泉州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签约引入5个高水平医院临床技术协作中心项目,设立19个“名医工作室”,聘任9名“泉籍名医”顾问、首批52名市级临床学科建设专家。
市政府与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签订协议合作共建福建医科大学泉州湾研究生科创实践基地和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成一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二期病房楼、市老年医院、市妇产医院(一期)、市光前医院综合病房大楼、石狮市医院新院、晋江市医院新院等一批公立医疗项目先后建成投用。
开展“一老一幼”健康服务
在“一老一幼”健康服务方面,连续三年将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生育配套政策,目前全市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共538家,提供托位28112个,千人均托位数达3.16个。
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开办医养结合机构20家,推动医疗机构主动签约养老服务机构129家、日间照料中心等522家;188家医疗机构创建老年友善医院;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4.79%;全市三级中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比例达到100%,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66.67%。
建设公共卫生体系
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县两级疾控中心检测能力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法定传染病报告形势总体平稳,持续保持无重大传染病输入扩散、无重大疫病暴发流行、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实现“三无目标”。
建成108家数字化接种门诊,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建成1个国家级、6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5.66%。
打造医疗卫生人才“金字塔”工程
在医疗卫生人才“金字塔”工程方面,2022年以来,全市招聘到岗卫技人员483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00人;新增泉州市高层次人才988人,柔性引进客座专家35人,申报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申报市级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新增名医工作室54家,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出台实施《泉州市级卫生健康人才高质量引进培养专项实施意见》,为建设健康泉州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乡村医生是最贴近广大农村群众的健康“守护人”,我市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列入惠民生补短板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目前,全市乡村医生配备数量、学历水平、执业资格、服务能力和队伍稳定性等方面总体向好。
优化乡村医生执业环境,全市共批准设立村卫生所3019家,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保专线全覆盖;完善乡村医生补充机制,今年以来已补充乡村医生42人。目前,全市注册的乡村医生共4285人,每千农村服务人口平均拥有乡村医生1.6名;落实乡村医生政策待遇,从提升收入水平、补助、养老等多层面出发,不断拓宽乡村医生收入来源,提高乡村医生获得感;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拓展乡村医生发展空间,经市政府同意,市卫健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印发了《泉州市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