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摔碗为誓 两村破除百年不通婚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两村代表在各方的见证下,共同摔碗为誓,破除陈规陋俗。

伴随着“啪”的一声,一只象征着旧习俗的宽碗被两位老人共同摔碎,现场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昨日一早,在晋江东石镇龙江寺里,白沙村和郭岑村两村的老年人协会会长共同摔碗为誓,寓示着两村150多年不通婚的习俗正式破除。

因地起争执 两村结嫌隙

昨日上午,在龙江寺里,由东石镇党委、政府牵头举办的为白沙村、郭岑村破除旧习并推进文明和谐发展共建的启动仪式过后,两村参与仪式的村民个个面带笑容,不少人还互相拥抱、握手道喜。

杨天星是郭岑村老年人协会会长,谈起两村旧怨的历史,他感慨良多。根据现有资料,这件旧事最早可追溯到150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间。当时,两村之间有一片滩涂,由于界限划分有争议,双方发生过多次纠纷甚至发展为械斗,后来官府介入调解并立碑记录此事。官府的调解并未彻底解决问题,两村后来仍多次发生争斗,并发展成互不往来。

互相不往来 通婚受阻碍

两村互不往来,深受其害的还是村民,特别是两村青年男女的通婚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我们两村曾有很多年轻人深受其苦。”郭岑村党总支书记杨金超告诉记者,两村是邻村,常有青年男女彼此心生爱慕,但由于互不往来的规定,多对青年男女因家里反对未能结婚。有个别情侣即便顶住家人和周围人的压力结婚后,夫妻关系也是遮遮掩掩。“对于这样不合情理的规定,我们感到很难过。”杨金超感叹道。

除了不能通婚外,两村的嫌隙也带来其他方面的弊端。白沙村党总支书记周武艺告诉记者,在开发新路前,白沙村要到镇上最近的路需经过郭岑村,但由于两村的嫌隙,很多村民怕引起纠纷常选择绕路。“甚至两村的孩子也受到大人的影响,容易起争执甚至形成相互对立的小团体。”周武艺说,长此下去肯定不利于两村的共同发展,问题势必要解决。

镇村齐发力 百年隔阂消

白沙村老年人协会会长周良坦向记者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村的历任村干部也在努力消除双方的隔阂。如白沙村盛产海沙,而郭岑村不缺红土,两村就曾在村干部的推动下进行过“以沙换土”;郭岑村曾以杨氏迎祖活动为契机主动交好白沙村,白沙村也热心回礼,送来牌匾以示庆贺等。两村间的感情虽因此有所提升,但祖宗订下的规矩流传太久,加上双方仍有嫌隙,导致关系一直不能更进一步。

近年来,东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了解到白沙村、郭岑村存在的问题后,把破除陋习制约、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镇里安排人员深入两村摸排和调研具体情况,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为破除旧习做准备。

今年,镇里牵头两村的村两委和老年人协会成立破除旧俗禁锢的工作专班,在村里广泛宣传和引导村民摒弃旧观念,学习新思想树立新风气;多次召开相关工作推进会;牵头组织两村部分代表召开破除旧习迎接新发展的座谈会……在镇、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有了昨日的这场仪式,正式宣告两村消除旧怨,共同走上睦邻友好、协同发展的新道路。

“百年旧怨,今朝终消,今天是个值得载入两村村史的日子。”仪式上,杨天星笑呵呵地对周良坦说,接下来两村要鼓励青年男女通婚,以后谁家有好女好男儿,都可以介绍起来,把以前的遗憾“弥补”回来。

记者还了解到,当天两村还共同签署了和谐文明发展共建备忘录,计划接下来在多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两村的振兴。(记者 杨泳红 张晓玲 文/图)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南安水头劳光村破除百年婚姻禁锢 8个自然村恢复通婚

昨日,南安水头镇劳光村油园自然村的小洪兴奋地对记者说,他喜欢上溪埔自然村的一个女孩,终于可以向她告白,而这在一星期前是想做却不敢做的。两个自然村近在咫尺,却有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亘在相恋的年轻人之间——两村上百年来互不通婚。而且,不仅这两个自然村有这条规矩...

正月十二起轮流请吃锅边油饼 尚干“排暝”习俗传承数百年

最近,闽侯尚干镇林氏族人正依房支顺序轮流煮锅边、炸油饼,邀请街坊邻居、亲戚好友一同品尝,这正是当地传承数百年的“排暝(míng)”习俗。 尚干镇的“排暝”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正月底开展,传承的是义姑爱祖、爱亲、爱族的精神。 林氏义姑闺名五娘,她的故事在尚干镇传颂了七百余年。这位生于南宋年间的奇女子,在兄长、族人遭覆舟之祸,阖族几近蒙难之际,封锁...

莆田冬至习俗知多少?

台海网12月20日讯 据莆田网报道  一年一度的冬至即将到来,莆田有“冬节大如年”一说,部分学校还特地调整课业,让学生回家过节。莆田的冬至习俗有哪些?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民俗专家林成彬。   林成彬表示,对于冬至,莆仙人也称之为“冬节”,是源于西汉时期的叫法。莆田方言中的“冬节”很不寻常,承载着2000多年的民俗史。莆仙民间的“冬节”是按古代亚年,即...

漳州:“疍民习俗”观影分享会举行

台海网11月29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11月27日,一场别出心裁的“疍民习俗”观影分享会在漳州市区江滨公园进发宫码头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及“船底人”观看。 世居九龙江的“船底人”也称为“疍民”,一船一户,水上行走,深信船底有咒能驱除瘟恶,沿水路发展出众多船庙。历经沧桑,今九龙江面上仅留下一艘500多年历史的“进发宫”,有着“漳州最小水上...

两岸通婚15年间锐减八成,归咎两方面原因?

虽然这些年两岸明星婚姻常占领媒体版面,但这次大S汪小菲婚变背后,还不要忽视这样一个背景──两岸民间婚姻的实际情况已经出现“大退潮”。   联合新闻网2019年10月7日曾援引台湾内政部门的统计称,2003年两岸通婚达34109对,是有官方统计以来数量最多的一年。但在同一年,台当局建立两岸通婚“面谈机制”,以过滤“假结婚”等情况,结果来年两岸通婚数骤降到1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