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提供银行卡帮忙取现转账 三名诈骗“帮凶”被公开宣判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电信诈骗严重危害群众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部门对此持续打击,媒体也不断加强宣传,但还是有人未能引以为戒,反而以身试法,最终受到法律严惩。

近日,鲤城法院对3起电信诈骗犯罪关联案件进行集中公开宣判,涉案的3名被告人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相应刑罚。

赚500元 被判刑9个月

如果让游某长重新选择是赚500元,还是自由9个月,他肯定选择后者。

今年年初,在泉州打工的游某长在一次酒席上,认识了一帮人。喝到最后,阿土(化名)说只需要提供银行卡取钱,1万元就能给200元的好处费。当时在场的人都没有表示要做这个。过了3天左右,阿土通过朋友找到游某长“合作”,游某长想到来钱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今年1月8日,阿土开车到鲤城接上他。一上车,他的银行卡、手机、身份证都被对方拿走,而且被要求说出银行卡的转账密码。在泉州市区一台ATM机上,他帮忙取出了5000元,然后又去柜台取现,由于银行系统问题未能如愿。阿土随后将车开到惠安某银行网点,让他到柜台取了4.5万元。最后,阿土拿了500元给他。

案发后,经鲤城法院审理查明,游某长明知上线欲利用银行卡收转犯罪所得赃款,仍提供名下1张银行卡及关联手机等,并按照他人要求将转入上述银行卡的资金共计5万元通过取现交付的方式交给上线,最终从中获利500元。

法院一审以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游某长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获利800元 退赔受害者4万元

获利800元,为了赎罪,郭某佩退赔受害者损失4万元,还落了个被判刑的下场。

去年12月30日,郭某佩明知上线欲利用银行卡收转犯罪所得赃款,仍提供名下2张银行卡及关联手机等,并按照他人要求,将转入上述银行卡的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资金共计4万元中的2万元,通过取现交付的方式交给上线,后又协助上线将剩余2万元转出。他为此从中获利800元。

案发后,鲤城法院依法审理,鉴于郭某佩已退出违法所得且预缴罚金,并自愿退出4万元赔偿被害人,一审对其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

接受过反诈宣传 仍被骗9万余元

手机安装反诈软件,也接受过反诈宣传,然而张某面对“约炮”诱惑,仍一步步落入对方的圈套,被骗9万多元。

今年2月11日下午,张某用手机浏览网页的时候,无意间弹出一个带有诱惑内容的广告。他点进去,下载了一个“约炮”软件,并注册了个人信息登录进去。有个客服主动找他聊天,发了很多色情视频给他,并问需不需要“约炮”。他挡不住诱惑,对方随即称要在该平台上“约炮”,必须充值成为会员。就这样,他一步步落入对方设置的重重陷阱,汇入对方指定的账户合计9万多元。当时,他自己没那么多钱,还叫朋友帮忙转钱。

张某被骗的9万多元中,其中部分款项转入了林某彬名下的银行卡。

原来,林某彬明知上线欲利用银行卡收转犯罪所得赃款,仍提供名下1张银行卡及关联手机等给他人进行转账操作,并配合他人提供刷脸帮助。经查,该账户累计流入7万多元,林某彬从中获利500元。

经审理,根据林某彬的犯罪事实、情节、性质及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鲤城法院以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法官提醒:在电信网络诈骗链条中,犯罪分子为了保证自身和赃款的安全,需要把诈骗得来的钱款“洗白”,这个过程被称为“跑分”,需要大量的银行账号作为“洗白”的工具。广大市民切莫贪图小利,不出借、出售、出租、转让自己的银行卡和电话卡,不帮助转账、取现来源不明的钱款,避免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记者 黄墩良 通讯员 黄聪利)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预警 警惕 “约会刷单”骗局多发

一旦起了色心,再精明的人也容易失去判断力。骗子一计接一计,先“色诱”,再“刷单返利”,环环相扣。等回过神来时才发现,美女是假的,赚钱是假的,只有骗钱是真的……昨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预警,近期公安机关接到多起“约会刷单”类诈骗警情,有受害人被骗几十万元。 遭遇 “约会”不成 几十万元没了 近日,家住泉州市区的陈先生浏览网站时,看到一个声称可...

他冒充公安民警8年!三明10余人被骗

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近年来,冒充国家机构工作人员行骗的案件屡有发生,广大市民要增强防骗意识,谨慎交友,不听信花言巧语,不谋求走后门、搞特殊,以免上当受骗,追悔莫及。 被民警戴上铮亮的手铐,犯罪嫌疑人罗某仍在狡辩“是自己人”,并指着黑色T恤胸口上的“police”字样,俨然自己真的是...

紧急提醒!福州发布风险提示!

紧急提醒!诈骗手法公布,福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发布风险提示!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打着“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该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实施诈骗的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手法一: 伪造金融监管部门文件实施诈...

福州3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发布

本月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为提升群众防骗意识,营造全民反诈、防诈氛围,长乐法院集中发布了3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假扮美女“网恋”诈骗 2021年3月,被告人崔某在网络上假扮女性,诱骗被害人邱某甲与其网恋。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间,被告人崔某先后编造看病、投资、交房租等种种用款事由,共骗取邱某甲及其父亲邱某乙钱款...

交23万元可读知名初中?检察官提醒:警惕“学托”诈骗

每年暑假,都有不少家长为孩子上学而奔忙,但如果不加识别,就可能被骗子钻了空子。 “入学疏通需要20万,事成之后再付3万。”去年7月,市民朱女士听说男子林某有“门路”,可为其小孩办理某知名初中的入学手续,便直接向林某支付了20万元现金。双方约定若当年8月1日未办成,就将钱款全额退回,若成功入学,则再付3万元。 “林某自称是福州某初中教师,人脉广,我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