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11日讯(记者 何美娇)6月9日,正值国际档案馆日,泉州市档案馆获得民间捐赠“迁台记忆”档案资料。目前,泉州市“迁台记忆”档案资料征集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待相关档案资料更丰富后,将建设“迁台记忆”主题展馆。
台属肖进金(左)获捐赠证书
在泉州侨批馆,来自泉州永春县台属肖进金向泉州市档案馆捐赠“迀台记忆”档案资料 54份,其中包括台信25封、涉台照片28张以及实物照相机1台。“进金,家乡好,我在九月廿三日下午六点多到福州汉光那里……”打开信封,一张泛黄陈旧的信纸上,写着寥寥几句普通家常,字里行间却话尽浓浓思念情。
“这是我爷爷写给我父亲的信,爷爷当年到台湾后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后来凭记忆几经辗转,才又联系上了家人。”肖进金的儿子肖庆城向记者介绍,爷爷与家人团聚后,每次回来,都会合照留影。
肖进金捐赠的“迁台记忆”档案资料——相片
“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是指清代以来各级各类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两岸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迁台记忆”档案承载着两岸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寄托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
泉州市档案局副局长陈若波表示,“我们特意举办捐赠仪式,就是希望社会各界更多的人愿意将家中涉及到对台,或与台相关的书信、实物捐献给我们,或者寄存保管在档案馆,以便我们成立‘迁台记忆’库。”
据了解,目前泉州市档案馆已征集到“迁台记忆”档案约1000份,其中包括族谱、台信、户籍本、手表、照片等。“之前有个热心人士捐赠了他往来台湾的所有证件、物品,比如往返台湾的车票、船票,赴台办理的手续以及缴费凭证等。”陈若波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征集到更多,覆盖面更广的档案资料,从而丰富‘迁台记忆’档案,进一步印证两岸同根同源,泉、台两地情缘不断。”
泉州市档案馆将获赠的台信装进无酸袋保存
建立线上“迁台记忆”档案数据库,建设全省首个“迁台记忆”档案主题展馆,是泉州市档案馆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之一。泉州市档案局副局长陈若波告诉记者,“与以纸质书信为主的侨批档案不同,‘迁台记忆’档案载体形式多样、门类繁杂,进行档案数字化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就这项工作,我们已逐步着手进行了。此外,我们还将建设全省首个‘迁台记忆’主题展馆,该计划已提上日程了,目前正进行档案材料征集和展馆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