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南早报报道 2月16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护人员及洛江区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共同见证下,泉州仰恩大学“00后”学生卓钜凯签署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
这次捐献的缘分,得从2021年学校的一次献血活动说起。当时,卓钜凯在献血车上了解到,移植造血干细胞是救治白血病患者最理想的方式。它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但对白血病人来说却是重获健康的希望。卓钜凯就这样在捐献同意书上签了字,留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由于非亲缘关系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相合率是万分之一乃至几十万分之一,很多志愿者入库十多年甚至几十年都无法配型成功。因此,卓钜凯在2022年接到市红十字会电话被告知初配相合的那一刻,他激动不已。与家人商量并得到支持后,卓钜凯积极配合,让身体保持较好状态,随时准备捐献。
根据安排,卓钜凯在洛江区红十字会志愿者江钰燕的陪同下,于2月15日提前抵达福州,将在接受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后,于2月20日进行第一次造血干细胞采集,为患者点燃“生命之光”。 (记者 龚翠玲 通讯员 郭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