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福建晋江市:创新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农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服务为切入点,以农村产权“一平台两中心”项目建设为抓手,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创新一机连通、一网通办、一站办结、一体推进“四个一”工作机制,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服务大数据平台,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1年晋江399个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5.23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增加让更多老百姓得到实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前的21870元提高到改革后的27344元,提高25.03%。

  创新村财收支“一机连通”机制

  为解决村级小额资金收支不公开、不透明、不清晰和村集体资金“坐收坐支”等问题,2020年3月起,晋江市全面推行为村级财务收支改革量身定制的“村务卡”,用于支付5000元以下的小额支出。“村务卡”与村级财务专用手机绑定,从技术手段上解决村级备用金使用不规范问题。

  财务手机“全覆盖”。晋江统一为全市村级财务人员配备智能财务专用手机。专用手机连通“村务卡”、村集体银行账户、收款二维码,实现村级所有收支笔笔留痕,可查询、可溯源。同时,推行村务专职工作者兼任报账员制度,提升村级财务人员素质,全市村级报账员平均年龄34.7岁,大中专以上学历占比100%,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64.6%,有效推动机制的执行落实。

  财务收支“零现金”。村集体小额支出使用村务卡“刷卡支付”、专用手机“扫码支付”,大额支出“转账支付”;村集体小额收入专用二维码“扫码收入”、大额收入“转账收入”,实现除慰问金外村级收支“零现金”,资金收支“日清月结”,杜绝收支结算不及时等问题,从机制上防范村级“微腐败”。

  创新三资管理“一网通办”机制

  推行村级财务集中网上管理。开发“晋江市农村集体产权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软件系统包括资产管理、股权交易、资产交易、财务监督、信用警示5个模块,涵盖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智能化监管。在平台财务模块分别设立村(居)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组和村属投资公司4个平行账套,做到“应统尽统、应管尽管”,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无死角”。

  推行集体资产资源网上公开。建立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资源网上公开平台,将集体“三资”情况“晒”在阳光下,从根源上解决村级财务公开不及时、不透明,集体资源资产出租处置不规范等问题,“给群众一个说法,还干部一个清白”。与去年同期相比,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信访件总量下降68%。

  试行村级财务资金网上报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深沪镇试点开展村级财务资金网上报支,探索“手机报支、线上审批、电子对账”的模式,形成村级财务收支结算的“闭合圈”。

  创新项目管理“一站办结”机制

  推行“单一窗口”办理。按照“事前服务提效、事中监管有力、事后运营规范”的工作要求,制定全闭环的村集体工程项目运营管理机制。19个镇(街)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面向村级建设工程审核的单一服务窗口,让村级工程审核“最多跑一趟”。同时,全市统一建立村集体工程项目中介服务单位名录库,征集评定晋江市首批乡村工匠110名,提高透明度。

  建立“监察督促”机制。开发集村集体工程项目信息备案、招标现场实时监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管理系统,实行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可查询可追溯,有效预防“肢解工程”“人情工程”。将规范村集体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纪检监察重点项目,依托“乡镇纪委+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链条,开展村集体工程项目“贴身”监管。

  创新“议事决策”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下放权限到镇街一级,综合评估村主干治理水平、村财收入水平、村集体工程建设数量以及村集体在集体“三资”监管方面的负面清单。适当放宽村级“四议两公开”制度中重大资金使用的决策限额,“群众点题、两委议题、清单列表、民主决策”,集成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提高村级组织议事决策水平和凝聚力。

  创新集体经济“一体推进”机制

  深化清产核资专项治理。分3个批次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专项整治行动,着重梳理村集体账外资源资产,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村集体“问题合同”和侵占集体资源资产行为,自2019年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共清理出农村集体资源资产1961宗,总金额约289亿元。共清理出问题合同1040份,非法占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111宗、17.36万平方米,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压实抓乡促村工作责任。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镇(街道)党委书记年度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月调度、季调研、抓重点、攻难点”工作机制,实施市领导挂镇包村制度,探索出公司运作型、村企合作型、资源盘活型、服务创收型、产权调换型5大发展集体经济模式。

  加强资源整合拓宽渠道。导入“共享创业”理念,实施“乡村共享驿站”项目建设,整合普惠金融、农产品出村入城、中介服务等资源,借助网格化治理模式将民生服务延伸到村到户,与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功能互补,扩展村一级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服务范围,建成后预计每个驿站可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5万-10万元。

来源:农民日报

相关新闻
厦门专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 守好农民钱袋子

台海网8月2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三资”管理不规范,合同不规范、个别资产资源被非法侵占等问题,守好农民的“钱袋子”。 “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根据市纪委“点题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的工作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农村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

补短板有力度!屏南又一所投资近2亿元小学开建

台海网11月30日讯 据闽东日报报道 截至目前,全县在园幼儿5214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09%,公办园覆盖率为57.98%,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为82.95%;2016年,“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已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2018年度省级教育“两项督导”工作被评为优秀等级;近三年,九年义务教育...

巩固势头创新机制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国民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大势,加大“六...

福建建宁:创新机制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7月24日,建宁县税务局基层税务干部对分局1300户样本企业开展满意度摸底。“早安排,早部署,创新机制,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宁县税务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好地服务广大纳税人,建宁县税务局打破以往等待上级税务局通知,发挥基层组织主观能动性,成立分管税收业务的副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纳税...

国企主导、村民得利,厦门海沧一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开工

防控疫情与复工复产两手抓   海沧区首个   由国企主导与村居合作开发的   农村集体经济项目   莲花汤岸公寓   年后开工啦!   目前正在   进行地下室工程   计划2020年12月底竣工      项目进度计划   1   2   3   2020年3月份完成开地下室土方开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