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5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泉州市教育局获悉,《泉州市教育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泉州市加快补好教育的短板,做到补学位、提质量、优服务、强师资。
是全省唯一入选国家产教融合首批试点城市
据悉,“十三五”期间,泉州新增中小学(含中职)、幼儿园学位25.9万个,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50%、85%以上,较好解决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问题,获得全国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表彰;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全省走前列;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产教融合首批试点城市。
但随着泉州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人口不断聚集增长以及城市新区拓展,仍然存在县域、城乡和校际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水平不均衡等问题,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泉州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分析、全面梳理制约全市教育发展的“瓶颈”,提出了教育惠民生补短板《方案》,明确今后五年补好教育短板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泉州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支撑。
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改革
在扩容增量方面,统筹指导县(市、区)学校布点规划,到2025年,新增学位共计32.26万个,其中幼儿园6.59万个、小学9.57万个、初中9.35万个、高中6.75万个。
在强基提质方面,聚焦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培育建设20个“总园+”学前教育集团、20个中小学教育集团(共同体)、70所各级示范性幼儿园、30所省级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10所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性高中以及6个优质高中特色项目,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一级达标高中。
在能力提升方面,围绕“扩容、提质、升位”,到2025年,新增中等职业教育学位约5.89万个,支持建设10所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3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培育建设5个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30个产业学院、10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180个“1+X”证书制度试点。
在教师赋能方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和校长职级制两项改革,到2025年,遴选培养市级以上名校长300名、名师400名、学科教学带头人500名、骨干教师1500名、教坛新秀550名,“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