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26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 3岁女童西西(化名)在家中玩玩具电话时,不慎将电话上端的发光二极管呛入气管中。时隔数日,西西气管中的异物才被发现并取出。泉州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郑敬阳称,异物误吸或呛入气管、支气管后,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一旦明确呛到异物,应尽早就医,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据西西家人向医生讲述,8月16日,西西对玩具电话顶部的发光二极管产生兴趣,便用嘴去咬。不想一用劲,含在嘴里的二极管突然脱落,直接呛到她的气管里。当时,家人发现孩子咳得厉害,但过了一段时间有所缓解,误以为二极管已经被孩子吞到胃里,便抱着侥幸心理没去医院处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西的情况越发严重。8月20日,家人才带孩子到当地医院就医。经检查,西西的气管中有明显异物。异物所处位置较深,当地医院经过手术仅取出二极管的两根引脚,并未取出二极管的灯珠。8月21日,西西转诊至泉州市儿童医院,灯珠才被取出。
“取出的过程比较顺利,但由于异物存留体内时间较久,西西已经出现了感染、气肿等并发症,需要一定时间恢复。”郑敬阳称,二极管刺破了西西的肺部,如果再拖延下去后果将越发严重。
据悉,暑期以来,泉州市儿童医院已经接诊了近20例误吞异物病例,且以一两岁的幼儿居多,异物更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花生、瓜子、瓜子壳、圆珠笔帽等,更甚者还有牙齿这类的硬物。
郑敬阳介绍,很多患者送来时已经过去多日,主要是因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此外有些家长以为孩子会自己咳出来或者直接吞到胃里自行排出,便没有及时送医。然而,卡在气管里异物要咳出或排出的概率非常低。
郑敬阳提醒,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又缺乏安全意识,很容易随手将东西放进嘴里,或是边吃边玩,结果一不留神就导致异物呛入气管。呼吸道异物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窒息,救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家长应将家里的发卡、硬币、纽扣电池等小物件收纳好,不要让孩子随意接触。如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家长应第一时间带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以免贻误治疗时机。(记者苏凯芳 通讯员何毓慧)